疫情警戒降級至2.5級、逐步性解封是否可行?
自台灣實施全國三級警戒後,雖然確實對不少民眾的工作與生活造成影響,但也的確發揮出應有的功效。台灣近期的確診數有開始下降的趨勢。
不少民眾心心念念期望警戒早點結束,但綜觀全局,卻又怕新冠病毒再度掀起波瀾。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或許採用「2.5級」進行有限度地開放,可以在第二級警戒與第三級警戒中取得平衡,使民生需求與經濟逐步回復。
前疾管署長蘇益仁同意此說法,希望能在達成醫療量能維持、經濟活絡、科學園區/高科技產業持續運作、民眾保持日常生活、學生能正常開學等指標的情況下「逐步性解封」。 (編輯推薦:病毒愛藏這、吹冷氣別忘了把病毒往外排!這4件事就算封城也不能不做)
舉例來說,以三級警戒的標準而言,戶外群聚需小於10人,而以二級警戒的標準而言是小於100人。或許可以稍微增加三級警戒的戶外群聚人數,比方說從10人增至30人進行嘗試。又或者可以讓民眾慢慢能回到餐廳內吃飯。
陳時中收到相關意見,也於6/16記者會表示,都會廣納各方各界的建言。不過由於開放1項有時會出現連鎖反應,因此必須謹慎並且仔細檢討分析。
分區降級是否可行?
目前對於降級相關措施,雙北市長侯友宜與柯文哲呈保留態度。
侯友宜認為數字必須進一步不斷往下才有可能放寬,目前新北還沒有放鬆的本錢。柯文哲則表示,由於台灣交通四通八達,雙北不太可能單獨行動。此外,仍潛藏在社區中的感染源也不容忽視,一旦放鬆,新冠病毒可能又會捲土重來。坦言要在每日確診案例「降到10例以下」,才需要處理這問題。
振興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主治醫師蔡賢龍則表示,「分區降級」的概念未考量人性,只要鬆懈,就有可能引發另一波的新冠疫情爆發。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將會是比較折磨人的。明明疫情已降溫,但防疫工作又無法鬆綁,會使人特別難耐。因此,「疫情中場,危險降低,但無法掉以輕心!」
全民防疫讓確診數逐漸平穩,但邁向解封不可心急!下一頁看看哪些指標看出離解封還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