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把體內和體外環境分開,包含表皮(角質層、透明層、顆粒層、棘層、基底層)、真皮 (上皮、結締組織、膠原蛋白、血管、神經、毛囊、汗腺、皮脂)、皮下組織 (脂肪細胞)。
皮膚的用途
- 保護體內避免受到外在影響,如:致病微生物、化學腐蝕性物質、紫外線或放射線等。
- 平衡水分及電解質:防止水分散失、汗腺、產熱。
- 參與免疫反應。
- 感覺器官:含各式神經末梢。
- 參與新陳代謝和體內平衡,去除或選擇性吸收和儲存物質。
大家最在意的不外乎皮膚老化問題,皮膚會老化主要受到基因、環境及年齡的影響。外在環境影響如:紫外線、空污、抽菸、塵蟎、花粉、廢氣等,各種因素造成自由基產生與增加氧化壓力,使皮膚老化。
隨著年齡增加會出現皺紋、失去彈性、改變顏色、失去彈性角質化、毛孔擴張、敏感性增加、調節速度變慢等。同時因為皮膚下的血管老化導致血液供應減少,因此無法提供足夠氧氣以及營養素來滋補皮膚。
營養在皮膚的議題也是很重要的,皮膚是一個快速生長的器官,所以務必提供足夠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脂質,以作為細胞生合成的原料使用。膚況如質地、顏色、彈性...會受到水分等因素影響。
天然保濕因子Natural moisturizing factor(NMF) 多為胺基酸,幫助保水和維持酸性,而特定的脂肪酸是構成皮膚屏障和完整性的重要成分之一,兩者皆和皮膚的生成與代謝有關。
優質的均衡飲食和皮膚的狀況有密切關聯。人體無法合成的必需營養素還有維生素及礦物質,皆只能從飲食中獲得,以使身體各種功能正常運作,包括:骨骼、循環、神經、內分泌系統,當然也包括皮膚,這些營養素參與了大大小小的酵素的作用,若缺乏則會對健康有不利的影響。
植物中的一些成分如:類胡蘿蔔素和多酚,包含芹菜素、槲皮素、薑黃素、水飛薊素、大豆異黃酮、原花青素和白藜蘆醇等,對皮膚的保養都有關。其他重要的抗老化飲食成分是具有抗氧化特性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來看看
不同營養素在皮膚的用途
,包含:皺紋、彈性、緊緻、老年乾燥、保水和膚色,以及它們在皮膚老化過程中的作用。特別著重在協助對抗氧化、紫外線引起的傷害、脫水和彈性喪失的成分:維生素A、C和E、硒、鋅、銅、矽、多酚、類胡蘿蔔素,以及多元不飽和omega-3與omega-6脂肪酸。維生素B2 (核黃素)
核黃素與黏膜有關,缺發會導致:咽炎、唇炎、口腔炎和舌炎。
維生素B3(菸鹼酸、維生素PP)
參與DNA修復、細胞能量代謝和轉錄的調控。局部使用可穩定皮膚屏障、減少水分流失、刺激皮膚蛋白質和神經醯胺合成,也常用於治療皮膚疾病。可能減少細紋皺紋、色素沉著斑點、皮膚泛黃等。
維生素B6 (吡哆醇)
維生素B6的缺乏會在皮膚上表現出:口腔、舌炎、唇炎,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出現脂漏性皮炎。
維生素B7(生物素、維生素B8、維生素H)
多存在於蛋白質食物中,缺乏會導致皮膚炎等疾病,而健康的人使用生物素補充劑並沒有特別好處。
下一頁看更多精彩內容!看更多不同營養素在皮膚的用途,對抗UVB紫外線,保護DNA免受紫外線傷害,亦減少黑色素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