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正確姿勢時的一大誤會
前一章中我們定義了「良好的姿勢」是「隨時可以朝所有方向移動的實用姿勢」。在說明該如何打造那樣的姿勢之前,我想先來談談大部分的人都會有的和改善姿勢有關的誤會。
如果瀏覽姿勢相關書籍或網路資訊,一般對「良好的姿勢」定義都是固定的,如同下一頁插圖所繪,大家可以看到耳朵—肩膀─髖關節─膝蓋─腳踝沿著重力線呈一條直線排列。這樣的姿勢的確是不會對身體造成負擔的「良好姿勢」,但是如果把這個直立不動的姿勢畫面牢牢記在腦海裡,對於改善姿勢而言不一定是件好事。
常用來提醒我們改變姿勢的指示包括了「收下巴」、「身體長高」、「收緊小腹」等形容,在芭蕾或是舞蹈的教學中則有「想像頭頂正上方有一條線把你拉緊」的意象。這些形容每一句都沒有錯,但卻有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 太強調靜止的姿勢,也就是停止不動狀態下的姿勢才是正確的姿勢。
如果只是在拍照瞬間採取良好的姿勢,或是在面試的十分鐘內坐挺那也就罷了,在走路、有時候跑步、停下腳步站立、再次邁出步伐等日常生活的動作中,要有意識地持續前述的姿勢,實在是非常困難。 因為駝背就拉長身體、因為下巴抬起來了就收下巴,這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治標方式,無法從根本解決問題。
本書提倡的「踮腳尖站立法」可以讓你完全不需要去想這樣的事情。這是一種利用自己的體重和重力, 「自然而然就能找出」正確姿勢的劃時代方法論。我認為「應該是由身體來告訴我們正確的姿勢」。這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將在下一節仔細說明。
● 治標方式沒有辦法長時間維持良好姿勢
● 身體自然會告訴我們何謂正確姿勢
踮踮腳,變年輕!下一頁看更多精彩內容,讓專家完整說明打造重心軸、帶領我們邁向優雅姿勢所需的「踮腳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