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天氣溫度高以外,人體感溫度不只由氣溫決定,空氣中的濕氣也扮演重要角色,濕度影響著人體排汗的功能,濕度越高,水分的蒸發速率越低,水分從人體中帶走熱量的過程隨之變得緩慢,使人體散熱的效果下降,這時候就容易發生熱傷害,症狀包括:頭暈目眩、肩頸僵硬、容易疲倦、四肢痠軟、嘔吐、腹瀉、腹脹、頭脹痛、心悸、體溫升高、覺得補充再多水也無法解渴等。
中醫來看是屬於水氣病的一環
,也就是身體排除代謝水分的出現障礙,無法蒸散體熱所導致,這時透過刮痧可以改善大部分的症狀。刮痧是以中醫臟腑經絡學說為理論,用刮痧板協助將熱氣有效打通出來。吳宛容中醫師認為,從頸肩大肌肉順向,從頭向腳單向刮、輕輕刮,刮到出痧,有紅就停,因為傷於暑的病人氣往上衝,會有頭脹、頭暈不舒服的感覺,透過刮痧把氣帶向下方,人便會舒服一些。
理想的刮痧間隔時間,應該是等痧色全褪掉,約5到7天,如果還有症狀,才適合再刮痧;他提醒,刮痧的器具要避開硬幣、鐵湯匙等堅硬材質,採用磁器等光滑的材質,並以含油的潤滑劑做介質,以免損傷皮膚。
而
防疫期間隨身攜帶的防疫酒精噴霧是一個預防中暑利器
,如果身處悶熱的空間裡,或一時之間必須在大太陽底下曝曬,可以利用酒精快速蒸發的特性為身體解一下熱,減低不適,用防疫酒精噴頸部、四肢以及腋下,短短幾分鐘體溫就會下降,可改善高溫導致的煩躁不適。仙草茶、仙草凍自己煮來解暑!下一頁看看中醫師提供的食譜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