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期易遭病毒侵襲? 中醫師解釋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郭祐睿中醫師表示,月經來潮並非是導致女性朋友免疫變差的主要因素,以生理學來看,女性朋友從排卵日到生理期的14天,身體因為荷爾蒙、黃體素等激素影響,容易水腫進而改變其他部位的狀態,比如咽喉水腫就會有聲音沙啞、痛癢類似感冒初期的症狀。
就中醫角度論,部分女性朋友因原先體質關係,致使經期容易有感冒般症狀,如本就有正氣虛、情志不暢、血瘀,內有蘊熱、濕熱等問題,加上行經期間體內多處於「熱與血結」的狀態,也就是風熱邪氣在體內與血結合一起,自然更易產生喉嚨痛、發熱等類感冒徵兆。這種現象跟一般因免疫力下降引發感冒的機制不同,但也加深民眾對於月事來潮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必須多吃補藥加強防禦力的誤解。
補藥補湯干擾排血運作 補錯出問題
月事問題千百種,其中「到底生理前後該不該食用補品?」道出眾多女性心聲,尤其是青春期少女、備孕婦女都有這樣的困惑,嘉品中醫診所院長葉濡端中醫師表示,避免干擾經血排出,經期一般都不建議服用藥膳補方,應等到經血排乾淨後再考慮食用。
根據靖妃中醫診所院長陳玫妃中醫師的說法,月經期間應避免吃太補,包括四物湯、八珍湯,都應該忌口,避免讓食物性質抑制子宮收縮,造成出血量減少,或突然大增的兩極化現象。
壢新醫院中醫科主任陳威達指出,子宮內膜血管壁在經期比較脆弱,尤其畏冷的女性,通常會進點麻油,但中醫師的觀點為食補過頭可能導致「血熱妄行,損傷胞絡(子宮內膜微血管)」,輕則血漏,重則血崩、經血不止。因此,建議經期飲食改以五穀雜糧、豆類、山藥等「平補」為宜。
兩種女性族群勿亂補 越補越出問題
翰鳴堂中醫診所周宗翰醫師表示,從健康、安全的立場出發,進補問題還是要透過醫生判斷,他指出生理期間應避免食用補品的民眾有兩大類須注意:
- 一是燥熱體質者,
- 二是患有子宮肌瘤或是子宮內膜異位的女性。
周宗翰醫師進一步提醒,尤其有子宮肌瘤或是子宮內膜異位的女性,自行食用含藥的補品,可能讓肌瘤越補越大;周醫師解釋,若是子宮內膜異位的女性,經血沒排乾淨時,食用到溫熱食物,會讓子宮環境充血更嚴重,因為血流無法排出淤積以致經痛產生,相反的也可能造成血流量增加。
補品應於平日飲用 保養才有效
為了減輕生理期的不適感,陳玫妃中醫師建議,女性在平常可吃些補氣、補腎陽的補品幫助調經,但若真要於月事間進補,應選擇後期,只剩咖啡色殘量時,再行進補。
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主任黃中瑀曾於受訪時表示,以常見的四物湯補方來說,正確服用時機是經期結束後連續飲用約六天,達到減緩腹部脹痛不適,以及減緩貧血、頭暈目眩及經血不暢通的狀況;並且建議年輕時期養成服用四物湯的習慣,能幫助往後的氣血將更為通暢, 手腳不容易冰冷的情況。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