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食進補助養脾胃,八珍湯、十全大補湯以外可用黨參、當歸、川芎補氣活血
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副主任王健豪認為,蔬食對人體有許多好處,尤其是其中的纖維質能夠增加腸胃蠕動、促進消化道排空,而中醫認為脾胃回後天之本,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正常,才能維持健康,因此多吃蔬食促進腸胃健康,也可視為「蔬食進補」的概念。日常可以選擇平性的食物,或是多樣化地選擇食材,以避免食物偏性影響氣血平衡。
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吳立工醫師則建議,冬日進補可以選擇四物湯、四君子湯、八珍湯跟十全大補湯等藥膳;此外小米粥、銀耳蓮子枸杞湯,也都對滋潤身體有所助益。
- 四物湯: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
- 四君子湯:黨參、茯苓、白朮、甘草
- 八珍湯: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黨參、茯苓、白朮、甘草
- 十全大補湯:肉桂、黃耆、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黨參、茯苓、白朮、甘草、
台中慈濟醫院陳櫂瑔中醫師表示,傳統冬天進補多用四物湯、八珍湯、十全大補湯為主,他推薦吃素者可多利用黨參、當歸、川芎等補氣活血的藥材來做補湯中藥方,也可額外加入木耳、黑豆等平補食材來增加口感。
麻油配薑炒菜彌補虛寒體質,多吃豆類堅果多元攝取營養
根據今周刊《生活i健康》特刊「素療力」報導,雲林縣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黃上邦曾受訪說明,蔬菜的屬性大多偏寒涼,因此長期吃素的人體質容易偏向虛寒。黃上邦建議素食者不要只吃燙青菜,虛寒者可以把將放入麻油爆香,讓麻油性質轉向溫熱,用來炒菜就能減少蔬菜的寒涼性質;此外,素食者也應該重視食材多樣性,多攝取豆類、堅果等食物,除了平衡澱粉的攝取量以外,也能幫助增加蛋白質與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的攝取。
補充蛋白質可產熱禦寒,中醫師建議多吃豆類食品
在寒冷的冬天,蛋白質的補充特別重要,因為蛋白質可幫助身體產熱,抵禦寒氣。陳櫂瑔中醫師表示,一般來說茹素者的蛋白質來源較不足,所以冬天進補時要多攝取雞蛋、豆腐、毛豆、鷹嘴豆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植物性蛋白質多半是非完全蛋白質,吸收率較差,營養師Stella在個人部落格中建議素食者最好採蛋奶素,利用蛋奶類的胺基酸來提升整體蛋白質攝取的品質,也就是說,透過植物性蛋白(黃豆、黑豆)+動物性蛋白(蛋奶類)的方式來進補,增加攝取蛋白質的品質,平時則要多攝取黃豆、黑豆等乾豆類以及堅果、種子類,來提升蛋白質總攝取量。
進補別補過頭,冬季進補須注意4點
冬天進補雖然有它的必要性,但若無節制地大補特補可能會適得其反。陳櫂瑔中醫師提醒大家進補時要注意:
- 許多補湯會摻米酒來溫通血脈,飲用摻酒的補湯一定要避免駕駛,維護自己與他人的安全。
- 感冒後發生咳嗽、喉嚨腫痛時,建議暫緩進補,避免病情加重。
- 正值生理期的女性,最好在月事過後再進補。
- 懷孕婦女若有需要進補,務必先諮詢醫師。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