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有70%的失智症患者如同蘇惠美一般,程度為極輕度或輕度,台灣失智症協會3日舉辦記者會,邀請失智者兼顧問的病友分享如何擺脫陰霾,邁向樂活的撇步;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在輕度症狀時積極參與活化腦部活動,確實可以延緩退化;若能勇敢走出來並且加入顧問團隊,也可貢獻社會。
「失智」不代表「失志」!快樂過活才可延緩病情惡化
不少失智症患者無法接受確診的噩耗,甚至封閉自己,不願意與人來往,不過,也有些人選擇坦然面對。2012年,蘇惠美得知罹患阿茲海默症後,一開始非常沮喪,後來在家人的鼓勵下,才嘗試到學藝班學習唱歌、畫畫,也樂於跟左鄰右社喝茶聊天,很奇妙的是,這讓她的病症得以控制。
「失智症三個字簡單明瞭,這只是頭腦生病了,沒有什麼可恥,不用改名。」蘇惠美坦然面對,甚至在去年參加「失智者諮詢顧問小組」親自全台跑透透宣導失智症議題,用自身故事鼓勵更多患者走出來,「我也希望透過我的經驗,讓更多人相信,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積極參與活動,還能創造非常精采的生活!」她篤定地說。 (編輯推薦:聊天、唱歌…日常小事原來最紓壓!專家:這動作還助止痛防失智)
容易忘記沒關係!自製「記憶月曆」也可跟一般人過日子
同樣是失智症顧問的白婉芝,今年72歲,4年前確診失智,過去是小學老師的她,一開始也無法接受、情緒低落,後來加入顧問小組,才真切體悟到「怕丟臉就不會進步」,比起逃避,勇於面對才能真正提升生活品質。
失智症患者最無法接受「不受控地忘東忘西」,許多患者會在月曆上標記待辦事項,但總是礙於市面上的月曆格子空間太小,根本不夠寫;白婉芝找出解方,集合小組人員的智慧做出專屬失智症患者的「珍愛記憶月曆」,放大記事空間、字體粗大清楚、不反光、容易閱讀及書寫,並且印有維持記憶健康的金句,不但解決患者的煩惱,也可創造積極正向的生活。
輕度失智者可以很有貢獻!患者也可以療癒他人
湯麗玉指出,全台超過29萬名失智者,其中75%為極輕度或輕度失智者,如果在這個階段參與活動,不僅能延緩退化、更能幫助整個社會聆聽失智者的聲音。 (編輯推薦:權威醫學期刊:40%失智來自12項危險因子!控好血壓降2成風險)
台灣繼日本之後,在去年成立亞洲第二個失智者顧問小組,成員都是輕度失智者,讓病友親自參與公共事務,為自己發聲,如同蘇惠美與白婉芝,透過她們的親身經歷,證明失智也可以很有貢獻。
湯麗玉也說,輕度失智症患者只要能積極參與活動,確診後的8至10年仍然維持在輕度的案例並不少;近年來親自打電話詢問失智相關議題的人明顯增加,顯示患者也希望能替自己發聲。
失智症協會也鼓勵更多失智症打開心門勇於走出來,符合以下四大條件就可以加入諮詢顧問小組,也有機會幫助國家制定更適合失智症需求的政策:
- 經醫師確診的輕度失智者及其家屬
- 具病識感了解自己失智症狀
- 願意且能表達自己心聲
- 願意發揮專長、貢獻社會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