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眼期身體不受控 憂鬱症風險增1.5倍
在整體睡眠中,約有25%屬於快速動眼期,在這段期間,大部分的肌肉會處於鬆弛狀態,但若是腦幹調節出現問題,則有可能讓身體隨著夢境動作,出現不自覺地踢腳、大聲喊叫等行為,這樣的疾病就稱為「快速動眼睡眠行為失調症」(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RBD)。 (編輯推薦:96%帕金森氏症患者有睡眠障礙!說夢話可能是前兆)
而首爾牙山醫院神經科教室李尚岩(이상암,音譯)與金孝載(김효재,音譯)的研究團隊更進一步發現,患有RBD的患者,併發憂鬱症的風險會增加1.5倍。除了確定兩個疾病間的高度相關,研究更顯示隨著睡眠時神體異常的狀況越劇烈,憂鬱症的症狀也會更加嚴重。
李教授更補充:「由於快速動眼睡眠行為失調,有可能是帕金森氏症、失智等神經退化行疾病的前兆,因此(有類似症狀就)必須特別注意。」《台灣帕金森之友》期刊也曾指出,有醫師研究發現,RBD可能是帕金森氏症的徵兆;也有研究顯示,帕金森氏症患者不但出現RBD的比例高於一般人,症狀還可能比帕金森氏症的動作障礙更早幾年出現。
預防憂鬱症 專家:注意飲食、多與他人對話
「預防憂鬱症最重要的,就是獲得充分睡眠。」三星首爾醫院精神健康醫學科教授全興進(전홍진,音譯)表示,許多人由於攝取過多咖啡、咖啡因、酒精等飲料,會造成睡眠障礙,因此含有咖啡因的飲料,例如咖啡(65毫克)、研磨咖啡(150毫克)、綠茶(15毫克)等都應注意攝取量,一天不要超過300毫克。 (編輯推薦:是失智症,還是老年憂鬱症?同樣是健忘,差別在於「病識感」)
另一方面,由於陽光能夠幫助人體補充維生素D、促進腦內分泌血清素,全教授也建議,早上8:00~8:30的太陽光,進入到眼睛後,能夠有助於改善憂鬱症。此外,運動會讓身體產生腦內啡、達到紓解壓力的功用,如果一個禮拜內有五天能夠散步至少半小時,也能預防憂鬱症發生。
不只飲食攝取與運動,心靈若能與他人互動,也能夠有效改善症狀。全教授指出:「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壓抑自己,因此不太知道該如何與他人進行情感交流, 若是能夠多多與伴侶、朋友談論自己的感受,就能夠達到緩解憂鬱的效果。」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