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販店與傳統市場一樣,生鮮產品的銷售高峰,都集中在農曆拜拜日的前幾天,例如每個月的農曆初一、初二、十五,以及十六拜土地公;或是農曆過年、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中秋節等,都是生鮮區的重要促銷檔期。
賣場很擅長逆向操作,當傳統市場因需求增加而價格大漲時,賣場反而會與長期合作的供應商,用以量制價的方式談判,在重要檔期刻意推出比平常還要優惠的促銷價格,以價差優勢取勝,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起物美價廉的形象。
配合進口農產品盛產期的主題週
除了與農曆節慶配合之外,量販賣場也有一些特殊的計畫性檔期,最常見的就是各式各樣的主題週,例如:日本週、泰國週、美國週、法國週、量販自有品牌週等。
以國家為名的主題週,會扣緊該國特色農產品盛產時推出,吸引消費者趁賣場促銷期間前來嘗鮮,像是泰國週的榴槤、美國週的櫻桃、法國週的葡萄酒等。
至於自有品牌週,則會集中促銷量販店自有品牌的各項商品(包括食品、非食品等)。這些自有品牌的商品可省去許多進貨時的環節,降低交易費用與物流流通成本。
此外,自有品牌省下廠商行銷包裝設計的成本,且量販店本身的信譽就是最好的廣告,因此也是連結量販會員忠誠度的重要促銷手法。 (編輯推薦:月薪七萬卻零存款…即刻改善!9個對策讓你花錢不浪費、省錢不痛苦)
促銷檔期的時間長短,會隨著消費者的購物頻率持續調整。量販店吸引客人重要的一招,就是一直都有新的主題提供給消費者,讓他們每次來賣場都有新發現。
例如上次是美國週,這次換成日本週,可同步買到國外最新商品,透過這些新的誘因不斷地刺激大家消費。
新的特價檔期大多從週三開始
若以購物頻率來計算,多數的消費者,一家人一個月平均到大賣場兩次,有鑑於此,大賣場的促銷檔期也就漸漸地演變成兩週一個檔期。
一般來說,開檔的日期會刻意選在週間,尤其是星期三,剛好是一週七天最中間的日子,成為開檔日的機率最高。
賣場每次更換主題時,都必須利用人潮較少的時段,將促銷區陳列商品全數翻新,我們稱之為「換檔」,也就是更換檔期的意思。換檔是件大工程,有些分店為了集中人力,會選在營業時間換檔,但這對消費者其實頗為困擾。
萬一價格牌上的優惠價還沒開始(新檔期才有特價),結帳時就容易引起糾紛。
量販店物超所值也可能買貴?下一頁資深經理告訴你這個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