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部、髖部和足部-膝蓋痛、跑者膝
常見症狀
跑者膝是對膝蓋痛的一個籠統通俗說法,醫學上又稱作「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patella= 膝蓋骨,femur= 大腿骨)。疼痛的位置有可能發生在膝蓋的內側或外側、膝蓋骨下方,甚至是膝蓋後側。
患者感受到的疼痛形式可能是鈍痛,也可能是劇痛;疼痛發生的時機點則可能是從事特定活動的時候,例如由坐姿起身、蹲、跪、上下樓梯,或是上下坡等。有時候可能還會合併膝蓋腫脹,或者在活動膝蓋時,關節發出爆裂聲或喀啦喀啦聲響(crepitus)的情況。
有些人為了修復膝蓋受損韌帶接受手術,術後也可能衍生出膝蓋痛的毛病。
醫學治療方式
現代醫學治療膝蓋痛的方式包括:冰敷、藥物、注射可體松、護具固定膝蓋、物理治療強化四頭肌的力量,或者使用矯正器改變雙腳支撐身體的方式。
過於緊繃的筋膜部位
從筋膜的角度來看,膝蓋疼痛的主要原因是髖部的筋膜過度緊繃和結構失衡所致,許多人對此都大感意外。
為了順利做出走路和跑步的動作,大腿骨的結構本來就是要能夠在髖關節裡自由轉動。抬腿向前邁步時,髖關節中的大腿骨會向外旋轉;等你的腳重新踏到地面,髖關節中的大腿骨會再度旋轉回原本的位置。由於腿部最上方的結構穩固地嵌進髖部,所以這樣的活動方式可以讓雙腿穩定承受全身的重量。
如果你因為過度活動(如跑步過量),或是太少活動(如久坐)等,導致髖部的筋膜緊繃,那麼當你行走或跑步的時候,儘管雙腳還是想要執行上述的旋轉動作,卻會因為髖部緊繃的狀態而窒礙難行,於是執行這些動作的支點就會往下轉移到你的膝蓋上,讓膝蓋去承擔活動時產生的衝擊力。
同時,你的四頭肌(大腿肌肉)筋膜緊繃,則會導致膝蓋骨(與四頭肌的肌腱相連)在活動時,向左方或右方偏移。最後在你步伐轉變時,就會連帶影響到足部的受力程度,導致足弓塌陷。
一般認為,足弓裡的筋膜結構,是讓我們保持站立姿勢的重要結構。因此,一旦足弓結構受到破壞,你的全身體態也會隨之崩塌。
建議採取的筋膜活動
目的在於放鬆身心整體狀態,並同時舒緩筋膜和神經系統的緊繃感。筋膜深蹲則有助於放鬆骨盆,讓它重返平衡狀態,而且此舉還能連帶讓失序的膝蓋結構重返正常的排列。
建議採取的筋膜伸展
著重於髖部、腿部和足部的伸展,釋放這些部位的緊繃感。
下一頁圖解教學,告訴你如何伸展髖部前側?舒緩筋膜和神經系統的緊繃感,讓失序的膝蓋結構重返正常的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