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與肥胖的關係
中醫很早就觀察到濕氣與肥胖的關係,但是卻無法說出一個很完整的解釋,因為當初沒有想到,以為是水的濕氣,其實是二氧化碳。
身體內部的二氧化碳是帶有酸性的物質,與水化合後會生成碳酸(H2CO3),一旦體內二氧化碳過度累積,身體就會慢慢變酸,可是身體所有代謝都是在特定的酸鹼狀態下才能正常發生反應,為了不要讓過量的二氧化碳影響正常代謝,身體就會用脂肪包裹二氧化碳。
而身體血液循環不良的部位,因為去除二氧化碳的能力尤其差,需要更多的脂肪去包裹二氧化碳,所以水腫(其實應該說是脂肪腫)的部位就是血液循環較差,二氧化碳不易排除的地方。哪條經絡的血液循環不好,那裡的脂肪堆積就會比較多。如果是肝經的血液循環比較差,就有機會在肝臟形成脂肪肝。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肥胖症專家和營養學教授大衛‧路德維希(David Ludwig)博士提出,造成肥胖主要原因並非攝入過多的熱量本身,而是食用了過量的高升糖指數食物。會造成高升糖指數的食物,就是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糖、精製穀物和其他經加工的碳水化合物,也是會造成體內濕氣增加的食物,而濕氣的增加會造成更多的脂肪堆積,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肥胖問題。 (編輯推薦:一生中脂肪增加最快的時期,變多就回不去!2招避免脂肪越養越胖)
如何去除濕氣
仔細分析中醫「祛濕、去水腫」的中藥或食品,就會發現大多都是腎脾同補,像是茯苓、澤瀉等,不只補脾,同時也有補腎的效果,經由增加血液運送到腎臟。
其實除了補腎補脾之外,更重要的是改善平日飲食的習慣,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降低體內二氧化碳的生成,同時增加肺經幫助排除身上的二氧化碳,這才是真的祛濕。
肺臟是最快也最直接把二氧化碳排出體外的臟器。當我們處於肺虛狀態時,氣體交換的能力減弱,就會有更多二氧化碳在身體內累積。所以要去除體內濕氣,一定要注意肺經的血液循環是否不足,如果平日就有肺虛的情況,請找出肺經循環不足的原因進行調整。
本文摘自《從食指看健康》/王恬中(金姆健康科技總經理)/商周出版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