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特別長的人可能有馬凡氏症候群,主動脈剝離風險高
近日黃鴻升的猝逝讓大家開始注意到會增加主動脈剝離風險的疾病,比如馬凡氏症候群。
根據「馬凡之家」網站資料,馬凡氏症候群會造成身體結締組織的異常,常有蜘蛛狀指、身材高瘦、關節過度伸展,以及脊椎側彎、二尖瓣脫垂、主動脈根部瘤狀樣擴大的不利情形。
因為馬凡氏症候群患者的肢體往往較長,因此可以透過一些簡單的測試來初步判斷:握拳將大拇指包起,如果大拇指指頭明顯突出拳頭之外,可能就是馬凡氏症候群。因為馬凡氏症候群患者可能有二尖瓣脫垂情形,恐怕造成心悸及呼吸急促等現象;或是動脈根部瘤狀擴大,主動脈剝離的風險較高,因此馬凡氏症候群患者要定期觀察、治療。如果主動脈根部瘤狀擴大達5~5.5公分以上會特別危險,要考慮動手術防止主動脈剝離。
需注意的是,上述的測試只是初步判斷,準確性有限。知名ICU醫師陳志金表示,做初步測試之餘,也得注意馬凡氏症候群還有哪些臨床表現,比如高顴弓、足部常有明顯外翻等,一起做綜合判斷,如果真的覺得自己有馬凡氏症候群,當然不妨跑一趟醫院做檢測,無論如何,控制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預防才是最重要的。
冬、春天出生者要特別注意心血管疾病
雖然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但出生月分、季節可能與疾病的風險相關。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團隊2015年發布一項報告,他們分析了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174萬多名的病人記錄,並對照分析1,688種疾病,發現55種疾病與出生月分有關聯性。以下列出各出生月分與其較易得到疾病:
- 1月生日:高血壓、心臟疾病
- 2月生日:肺癌、支氣管疾病
- 3月生日:心房顫動、心肌衰竭、攝護腺癌
- 4月生日:心絞痛、急性心臟病、慢性心肌缺血
- 5月生日:生病機率很低
- 6月生日:心肌梗塞、氣喘疾病
- 7月生日:氣喘疾病
- 8月生日:結膜炎
- 9月生日:上呼吸道感染、容易嘔吐
- 10月生日:上呼吸道感染、性病
- 11月生日:過動症
- 12月生日:容易瘀血
研究人員分析,基本上在冬天(1月至3月)和春季(4月至6月)出生的人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秋季(10月至12月)出生的人較小。研究人員推測,兩者之間的關聯性可能與維生素D濃度有關。冬季出生的嬰幼兒血液中的25-羥基維生素D(維他命D在人體內的主要貯存型態)濃度較低,即使母體額外補充營養,新生兒仍可觀察到因季節性變化發生的維生素D缺乏症。
研究人員指出,維生素D濃度與心血管疾病有關,就青少年而言,維生素D缺乏症會導致高血壓與高密度膽固醇的增加,而這兩者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看完以上各種與心血管相關的數據,如果符合自身情形可能要特別小心循環系統的健康,但若沒有也別輕忽大意,畢竟醫界仍無法掌握心血管疾病的所有相關因素,或許自己有其他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也未可知。天氣漸漸變寒,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增加,平時最好節制並均衡地攝取各類營養,注意自己的體重與三高情形,多運動、適時健檢,才能降低中風、心肌梗塞的發生風險。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