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國人對藥物過敏的認知不足,不知道過敏症狀很多元
因為醫護人員的慎重提醒,藥物會造成過敏應是人人皆知,但人們對藥物過敏的認知可能不是那麼清楚。衛福部曾委託藥害救濟基金會進行民調,民調顯示8成民眾知道皮膚紅疹可能是藥物過敏徵兆,但對黏膜症狀的認知還不足,且有7成民眾以為藥物過敏一定會立刻發生。 (編輯推薦:脖子突長紅疹竟是癌症轉移!這些皮膚異狀可不只是濕疹)
衛福部衛教資訊指出,藥物過敏有6大症狀,分別為:
- 「疹」–皮膚紅疹、搔癢或水泡
- 「破」–口腔潰瘍
- 「痛」–喉嚨痛
- 「紅」–眼睛不適(紅腫、灼熱)
- 「腫」–眼睛、嘴唇腫
- 「燒」–發燒
衛福部提醒:
- 用藥後除了觀察皮膚紅疹情形,也須留意眼睛、喉嚨、口腔等黏膜是否受損。
- 若服用藥品為初次使用,或是曾造成不適,需特別注意。
- 出現藥物過敏早期症狀時,應立即回診並告知用藥史。
- 過敏反應會在24小時內發生,也可能延遲2、3個月才出現。
- 若發生心悸、呼吸困難,或出現不明原因的疲倦、噁心、黃疸、茶色尿等症狀,皆可能是嚴重不良反應的前兆,應立即停藥並攜帶藥品就醫。
服藥後發燒、喉嚨痛可能是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可致失明、死亡
如上所述,藥物過敏不一定會快速反映出來,有些藥物造成的過敏反應是慢慢發生的,且後果可能非常嚴重。根據長庚醫院皮膚科衛教資料,有一種發生在身體皮膚與黏膜組織上的發炎反應,稱為「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會造成5~10%的死亡率。
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發生的前3天,多會出現發燒、喉嚨痛、眼睛刺痛等症狀,接著出現黏膜上的病灶,以及皮膚病變,當壞死的表皮與底下的真皮分離,會形成易破的水泡,若造成「毒性表皮壞死」,90%的病人會出現多重性黏膜潰瘍,病灶會發生在眼結膜、口腔、生殖器黏膜,甚至出現在氣管、支氣管與腸胃道,嚴重的話黏膜潰瘍病變會導致患者無法進食、肺部阻塞、失明等情形,甚至死亡。
藥物過敏性休克不可輕忽!下一頁圖解教你自我檢視藥物過敏早期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