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浩瀚自然,我們可以選擇到此一遊,拍拍屁股回家繼續鬥爭,也可以選擇靜靜坐下,思考個人渺小,然後回家不再計較雞毛蒜皮。接觸不同人群,我們可以選擇吃完名產揮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也可以選擇思索不同人事物代表的不同價值觀,做為調整改變生活方式的借鏡。
所有藝術型態都有一共同點:平等;藝術作品不會因為作者的地位高低而影響品質好壞。親自動手能將藝術樂趣帶到另一境界,全身心投入創作的過程,不但使人暫時忘記身份焦慮,也提醒我們無需受這種焦慮過度影響,因為生活中有更重要和有趣的事。 (編輯推薦:孫越:我唱著人生的副歌,告訴大家我的老年是快樂的)
失去身份光環雖然遺憾,但走自己喜歡的路才快樂
退休前的同事和朋友,有些因為我失去工作光環而自動消失,其他也大多因為生活形態差異而漸行漸遠。現在的身份令我既輕鬆也有些遺憾。
但比較起過真正想過的生活,社交圈縮小的遺憾顯得微不足道,事實上,這種狀態讓我更能體會『只有老時仍會至病榻探病的友誼才是真友誼』。
我想在我變老之前,一定還會遇上陌生人沉默的尷尬,現在的我已不再被它困擾,甚至還有點自得其樂。
離開職場生活有了新追求,也因此有了新身份,有些身份被人恭維(作家),有些令人發笑(街頭藝人),但無論他人反應如何,有一件事可以確定:我再也不會像以前一樣允許外界眼光牽著生活走。
這不代表我從此不會再被身份的焦慮困擾,De Bolton說得好:理解這種焦慮就像氣象預報與暴風雨間的關係,你無法阻止暴風雨的到來,卻可因理解而將損害降到最低!
本文獲得「老黑看世界」授權刊載, 原文連結。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