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歐洲國家獨有,台灣也有合作住宅的蹤影,新北市友善住宅公用合作社的發起人鄭文正,去年底與志同道合的住戶共同打造「雙老家園」,成員包含銀髮族及有自閉症孩子(星兒)的家庭。他們不僅共居,甚至租下附近農田,計畫打造自給自足的生活模式。不過,這些住戶的相會,其實一路走來跌跌撞撞......
父母的哀愁:自閉症孩子 老了由誰來照顧?
走進友善住宅大門,映入眼簾的是大家聽著輕快的音樂,兩兩牽手跳著交際舞,人稱「鄭爸」的鄭文正先生正在隔壁曬衣服,等待之時,只要眼神交會,每一位住戶都熱情打招呼。雖然一瞬,卻可以感受到這般日常令人放鬆、愜意。
談起建立友善住宅合作社的初衷,現年70歲鄭爸說,自己家中有一位39歲的星兒,兒子渴望與外界互動,卻不知道如何與人相處;長期下來,有90%的星兒終生都在家中,直到父母離開後,他們大多會被送往安養機構,陌生環境會讓星兒感到不自在,部分機構會採取教條式的方式對待,使得星兒不斷壓抑,以至於很多人最終罹患精神疾病,不僅如此,甚至有些機構會直接拒絕接收星兒。
「孩子走不出去,就要讓陽光走進來,」每個人生命有限,即便把星兒扶養成人,父母終究會變老,孩子也有老的一天,鄭爸決心改變星兒家庭的憂愁。由於星兒有「固執性」的特質,會對一件事特別執著,當這個特質被放入制式化的教育中,便會形成「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僵化學習。
然而,許多星兒父母發現,孩子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中,會發揮前所未見的潛能。因此,鄭爸認為,要建立一個讓星兒放鬆的環境,讓他們不再被教條束縛,同時也可促使他們發揮潛能;接著,讓星兒學習與家人以外的人相處,並且能自力更生。
圖/鄭文正提供
另一個面向,長期照顧星兒的父母也希望能與外界連結,在友善的環境中交朋友,不但能提升家長的身心健康,越健康,陪伴星兒的時間也就越多。這就是「友善住宅,雙老家園」的核心概念,父母跟星兒一起變老,住戶與住戶之間能夠守望相助,家庭的概念並不限於自家人,鄰居也是家人,鄰居的孩子亦是,「這就是第二家人」。 (編輯推薦:40+的旅居養老觀:每天學新東西的人,根本沒空生病!)
「從餐桌到農地,從農地到環境」,雙老家園如同小型生態圈
新北友善住宅尚未出現以前,鄭爸其實已經全台跑透透,「為了兒子,6、7年前開車繞全台灣,尋找能夠讓兒子待上一輩子的地方,」辛苦奔波了一圈後,終於在2018年獲得內政部與新北市政府協助,組成今日的友善住宅。也因為如此,讓許多孤軍奮戰的家長重見曙光。
在奔波的期間,鄭爸發現兒子鄭樵很喜歡大自然的環境,他與動物相處時,心境十分平和,也喜歡接觸花花草草,也因為如此,他們曾在黎明教養院向陽園農場待上5年;之後到新北後,鄭爸希望能把綠自然照顧(Green Care)的概念也用在友善住宅中;因此,他向政府申請租用土地,建造農田讓星兒、住戶一同耕作,這座農田就在友善住宅距離車程15分鐘之處。
圖/鄭文正提供
「看到鄭樵跟其他孩子互動的樣子,我看得好感動。」一位住戶感性地說道。雖然星兒們不善言語,但他們會透過互動彼此交流,在農園建造之初,星兒會自動自發的合作搬東西、播種,這是許多星兒父母都不曾見過的樣貌。
圖/鄭文正提供
除了培養星兒的耕種技能,鄭爸也計劃在住宅樓下開設一家餐廳,以農作收成作為食材,餐廳剩餘的食物再回歸農田作為肥料,這就是所謂的「食農供應鏈」,鄭爸說,希望孩子「不因事設人,應該要因人設事」,無論是農場還是餐廳,有許多工作類別,讓孩子自己擇其所愛。因此,鄭爸也跟
輔仁大學餐飲系合作,讓星兒到那裡學習如何烹飪,將來也可在餐廳發揮所學。 (編輯推薦:不老的養老院快樂住民:住這裡,我快樂而且很放心)
圖/鄭文正提供
第二家人一同出遊,共同感受人生的美好!遇見友愛,是最珍貴的資產,下一頁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