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針眼
針眼台語稱為「目針」,醫學名稱為麥粒腫(hordeolum)。小時候長輩常會嚇小朋友說是因為看了不該看的才會長,其實針眼跟看了什麼一點關係都沒有。針眼會形成是因為眼部的皮脂腺發生阻塞,造成發炎與感染,類似皮膚或臉上的青春痘或毛囊炎,只是這個痘痘長在眼瞼或眼皮上而已。 (編輯推薦:針眼、過敏、乾眼症...眼科醫:女生尤其要注意這件事)
愛吃油膩、辛辣、睡眠不足等都可能造成針眼
眼瞼上除了長著睫毛,根部與內側也分佈著一些腺體,這些腺體會分泌油脂與黏液,假如這些分泌物變得濃稠,腺體的開口就有可能被阻塞,導致細菌在裏頭增生,進而發生感染。
可能會導致針眼的原因有:
- 手部未清潔即接觸或搓揉眼睛,導致細菌進入腺體開口,發生感染。
- 眼睛過度使用,眼睛腫脹阻塞腺體開口。
- 壓力大、睡眠不足、內分泌失調,皮脂分泌過於旺盛。
- 飲食過度油膩、辛辣。
針眼的可能症狀有:
- 眼瞼或眼皮腫脹、紅腫,嚴重者會腫脹到眼睛張不開
- 眼睛有異物感,眨眼時覺得有刮擦的感覺,更甚者會刺痛
- 有黃白色的化膿點
- 對光敏感、易流淚
針眼與常與霰粒腫混淆,差別在疼痛感
針眼的症狀有時候會與霰粒腫(Chalazion)相混淆,這兩種眼睛疾病,都會在眼皮發生腫脹,症狀很相似。但是霰粒腫是腺體慢性發炎所引起之肉芽腫塊,發炎的過程緩慢,而且是慢慢變大,因此常常不會感到疼痛。而針眼會有明顯的紅、腫、熱、痛,兩者須仔細臨床鑑別。
有些人容易出現針眼,是因為油脂分泌過剩,使皮脂腺容易堵塞而導致針眼。中醫認為造成針眼的三種原因為「風熱外襲」、「熱毒上攻」、「脾胃伏熱」,這三種因素都與「熱」有關,體內的熱假如無法及時排除,便容易引起發炎、發熱反應。熱如果與溼氣相互結合,而形成「濕熱」、「痰濕」,若上蒸於毛髮、皮膚,則表現出來的就是油脂分泌旺盛,不但容易長針眼,皮膚也會反覆地長痘痘。 (編輯推薦:水腫、濕疹都是濕氣太重!中醫師:夏天吃蔬果記得「乾濕分離」)
「濕熱」、「痰濕」體質常常與脾胃有關,飲食不加以節制,喜歡吃重口味,如油炸、油膩、辛辣、肥肉等吃得太多,超出了脾胃運化的負荷,那麼運化不掉的能量,就會生成痰濕和濕熱。
脂肪消化也與肝膽有關,如果肝膽出現毛病,自然無法正常地消化代謝脂肪,也會間接導致身體容易出油。像是時常壓力、熬夜、日夜顛倒,造成鬱怒傷肝,肝膽濕熱,肝膽火旺,都將會使肝膽功能變弱,進而影響脂肪分解與代謝。
綜合以上觀點,「易熱體質」、「濕熱體質」、「痰濕體質」,是最容易發生針眼的三大族群。
針眼的形成與眼瞼皮脂腺的阻塞及感染有關,因此預防針眼,必須降低皮脂腺分泌及皮脂腺阻塞的機率。
中醫依據不同好發針眼體質的飲食調理建議,請看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