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改變腦部
既然PM2.5可以引起全身發炎,那它是否也會對腦部造成傷害呢?
我們先講結論,PM2.5已被發現與焦慮、憂鬱、自殺、及認知退化有關。
首先,PM2.5是可能順著鼻腔、嗅神經,穿過血腦屏障,直抵腦部的。它會透過活化核因子kappa B,釋出TNF-α及IL-1β,使微膠細胞產生麩胺酸相關的神經毒性,導致神經元失去活性。也有動物研究發現,PM2.5會沉積在嗅球、腦部額葉皮質及下皮質,其帶有化學成分的顆粒,會造成發炎反應、白質病灶、及血管受損。甚至有一種最微細的懸浮微粒奈米微粒可以穿透眼睛、鼻腔、或皮膚等管道,直接隨著血流跑遍全身,其中當然也包括腦部。
再者,PM2.5會干擾內皮細胞功能,鬆開細胞與細胞間的間隙,破壞血腦屏障完整性,造成血中毒物滲入中樞神經,引起腦部發炎及退化。還有,PM2.5所引發的氧化壓力,會讓身體釋出發炎訊號,細胞激素進入腦部後,再進一步影響神經傳遞物質(如血淸素)、神經滋養物質、及壓力荷爾蒙的代謝。最後,空汙引起的心肺功能下降及全身代謝障礙,阻礙了腦部養分與氧氣的供應,導致其功能受損。由此可知,大腦作為心智功能的中樞,即使被包覆於顱骨中,但面對人類「極致工藝」所製造的無數有毒微粒,終究難抵其傷害。 (編輯推薦:最強空氣清淨機是這3盆!甲醛、CO2、PM2.5都能清)
PM2.5與情緒、行為、認知的改變
至於成年人的部分,許多神經基本功能也被發現會受到PM2.5影響,比如聽力及嗅覺的受損。但更令我們恐懼的則是關於情緒、行為與認知的改變。
一篇2019年發表於知名期刊的統合分析指出,每上升10 μg/m3的PM2.5會增加19%的憂鬱風險以及些微增加的自殺風險,而且這樣的關聯會在愈長時間的暴露下更加明顯,代表其可能有劑量累積的效應。除憂鬱外,學者也指出PM2.5與焦慮症狀顯著相關。其他研究進一步表示近期的暴露比過去的暴露與當下的焦慮症狀更有關聯,這意味著即時改善空氣品質的意義與必要性。
在認知功能方面,一份針對美國東北部近一千萬名老年人的研究,發現長時間暴露於PM2.5中確實會增加之後首次因阿茲海默症或帕金森氏症等失智症而住院的風險。其他學者也指出PM2.5會減損記憶、口語學習、及語意流暢度等認知項目,增加進入認知障礙狀態的風險。一篇2017年發表在重量級精神醫學期刊的文章指出,住在細懸浮微粒超標地區的老年女性,較容易出現廣泛認知退化及失智症,尤其是有某種特殊基因型者,這再次體現了基因與環境互動的複雜性。
讀者也許會好奇既然PM2.5跟阿茲海默症相關,那是否也與類澱粉蛋白的毒性有關?學者指出被類澱粉蛋白刺激的微膠細胞會進一步被PM2.5引發出更多的IL-1β製造,造成神經元損傷,而且這過程與發炎體密切相關。
最後,PM2.5是否可能引發幻聽或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儘管目前證據不多,但一篇2019年發表的文章顯示,居住在空汙較嚴重地區的靑少年(包括氮氧化物及PM2.5),較容易出現精神病性症狀。再一次的,也有一些族群被發現特別容易在PM2.5影響下產生神經精神症狀,如社經地位較低者及患有慢性病者等。
因此,我們也許可以把導致慢性發炎的因子羅列出來,視作一種發炎的總量,每個因子間可能不只是相加的關係,甚至會有加乘效應,唯有盡量把每個因子都予以矯正,加以抗發炎手段,才能回歸身心平衡。
本文摘自《發炎世代》/黃智群(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精神暨長期照護部主治醫師)、張芸瑄(亞洲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遠足文化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