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驚人的數字,是否也讓你緊張了起來?雖然目前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療失智症,但是不少研究指出,適度從事運動可有效延緩失智症發生,還可減少憂鬱感,提升認知能力。那就讓我們來看看哪些運動可以改善失智症吧!無論是家中有失智症患者的民眾,還是擔心自己罹患的人,趕快一起行動!
瞭解家人的需要!2種失智症具不可回逆性
不少人會誤認失智症是一種老化現象,認為患者是老頑固,因而忽略就醫的重要性,但失智症就是一種疾病,原發於腦部神經細胞受損,導致大腦多種功能衰退,可能走路會搖搖晃晃,言語表達出現障礙、記憶力減退、對時間地點感到混亂、無法正常社交,甚至性情大變等症狀。失智症主要分為三種類別:
- 血管性失智症:
佔失智症人口20%,原發於腦中風或慢性腦血管病變,導致腦部血液循環不佳,最後會因腦細胞受損而智力減退。具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的罹患風險較一般人高。 - 阿茲海默症:
約佔失智人口的一半,是一種進行性退化並且無法恢復正常的疾病,主要是因為海馬迴受損,患者會逐漸對時空、人物辨識出現認知功能障礙。 - 其他:
非屬身體自發性損傷,由特定原因造成的失智症,經過治療後可能有機會恢復正常。包含酒精性失智症、憂鬱症、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愛滋病、梅毒等)、腦部腫瘤等假性失智症。
適合老年失智患者的3種運動
失智症患者多出現表達能力障礙、時空錯亂,造成無法與人正常相處,尤其是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腦部多有類澱粉沈積,進而影響身體的協調性,經常走路跌倒,胃口也會減少,導致體重下降。根據衛福部資料指出,台灣65歲以上失智盛行率約8%。雖然沒有特效藥,但是失智症是一種漸進式的退化,若提早預防就可延緩惡化。
而運動為什麼可以降低失智風險?天主教耕莘醫院神經醫學中心劉議謙醫師曾指出,因為運動「可增加血液流量」、「促使海馬迴神經元再生」、「增加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的連結」。
韓國運動科學博士李淳國在《70歲運動也不遲》援引法國一項研究,指出持續7週規律性運動,可以提升患者溝通、社交的能力、也能降低跌倒風險,減緩體重下降,甚至可以改善睡眠品質。
現年76歲的李淳國特別研究針對預防失智症的運動,下一頁的整理推薦不妨試看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