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洗手就對了,觸碰口罩後記得洗手防新冠病毒
對於《刺胳針》這項研究,長庚醫院毒物專家顏宗海接受「東森新聞」訪問時表示,外科口罩最外層部分類似塑膠材質,如果用類似塑膠材質的口罩去做實驗,新冠病毒在上面確實可能會停留7天。
另一參與病毒穩定性研究的香港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講座教授裴瑋士指出,摘除或佩戴口罩時,盡量不要觸碰口罩表層,而且要勤洗手,否則當手再去接觸眼口鼻等處就可能遭到病毒侵襲。 (編輯推薦:一家7口僅奶奶沒事!日節目印證:防病毒傳播這招最關鍵)
「口罩復活術」可行嗎?專家只推薦這2種方法
既然新冠病毒能在口罩外層存活長達7天之久,那使用「口罩復活術」、重複使用口罩,會不會害自己吸入仍存活的病毒而染上新冠肺炎呢?
雖然在實驗中新冠病毒在各種物體表面都能存活數日之久,但必須注意的是,實驗室的環境是調控過的,保持在一定的濕度與溫度中;若是在實際環境中,病毒可能就沒那麼「勇健」了。該篇《刺胳針》的研究指出,整體而言,新冠病毒在適宜的環境中活性非常穩定;然而,病毒容易受到標準消毒方式影響。
根據勞動部「職業傷病管理服務中心」的衛教資訊,在某些情況下,確實不適宜「讓口罩復活」,最好換新口罩,比如:
- 醫療人員執行完「會產生生物氣膠的治療工作」之後。
※生物性氣膠,指懸浮在空氣中的生命體,如:細菌、黴菌;當它們被吸入體內時會威脅到工作人員的健康。 - 口罩接觸呼吸道與鼻腔分泌物或其他體液。
- 與染病患者近距離接觸後。
若非上述3種情況,且需要重複使用口罩時,建議使用以下兩種消毒方式
- 乾熱滅菌法:以70° C殺菌30分鐘。
- 紫外線滅菌法:以波長254nm、強度303uW/cm2的紫外線消毒30秒。
而酒精消毒法、蒸鍋(濕熱法)、高溫高壓法則不建議用於給口罩消毒,因為研究顯示,酒精、濕熱法、高溫高壓法容易破壞口罩表面的塗層,降低口罩的有效保護率至95%以下。
其實搭捷運、去大賣場掃貨都可能接觸大量病毒,請翻下頁看哪些場所需特別注意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