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新冠肺炎身上時,其實生活中有許多疾病正虎視眈眈、伺機而動;雖然新冠肺炎併發腦膜炎的案例少,但可致人於死的腦膜炎卻能由許多病原體引發,包含細菌、病毒、真菌三大類微生物,即便在環境衛生優良的台灣,還是不時會出現案例。
每年數十萬人死於腦膜炎,頭痛、頸部僵直是主要前兆
腦膜炎是指腦部及脊髓周圍的薄膜(腦膜)受到微生物感染,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發炎反應;腦膜炎大多來勢洶洶且致命,全球每年因腦膜炎和敗血症死亡的人數高達數十萬!雖然台灣衛生條件優良,降低了病原體導致的腦膜炎罹患風險,仍不時有人受到腦膜炎影響。 (編輯推薦:腦膜炎奪命急又猛!脖子僵、頭痛、發燒,小心腦膜炎)
被暱稱為「Mary姐」的女星韓馬利,去年8月就驚爆因為腦膜炎而在醫院垂死掙扎2周,好不容易才鬼門關中走出來。而知名補教名師呂捷去年也傳出罹患腦膜炎,自述某一天突然抽搐痙攣、昏倒,本來以為是中風,最後確診為腦膜炎。
環境中可引起腦膜炎的病原體有很多種,可概分為:
- 細菌性腦膜炎:腦膜炎雙球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感染、以及以結核桿菌為主的感染。
- 病毒性腦膜炎(無菌性腦膜炎):腸病毒、單純性疱疹病毒感染。
- 黴菌性腦膜炎:以隱球菌為主的感染。
如果不幸罹患腦膜炎,最典型的症狀是 頭痛與頸部僵直,另外還有發高燒、意識不清、昏迷、抽搐、顏面神經麻痺、眼球活動異常、皮膚出疹等症狀,嚴重者會致命。
開學了,小心學生是高風險群
免疫力低下或生活在狹窄擁擠的環境中,都會增加罹患腦膜炎的機率;所以嬰幼兒,以及常處於教室等密閉空間的學生族群,罹患腦膜炎的風險較高。最近開學了,家長們需特別注意小孩的情況。而住宿舍的大學生也是另一高風險群,也需多注留心自身健康狀況。
除了嬰幼兒與學生族群,包括愛滋病患、正在接受化療的人、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或是使用免疫抑制藥物的人(例如器官捐贈的受贈者)都要特別小心腦膜炎的侵襲。 (編輯推薦:中耳炎竟誘發腦膜炎!中耳炎成因、症狀解析)
腦膜炎怎麼預防?下一頁重要提醒絕對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