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前廔管發炎一定要開刀嗎?日常照護不可忽略
耳前廔管是耳朵前方的一個小孔洞,並非人人都有,甚至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存在。不過,耳前廔管一旦感染發炎了,多數醫生會建議進行切除手術,因為它的高復發率,會讓後續處理變得棘手!
什麼是耳前廔管?
其實我們許多人,在耳朵的前方都有個小洞,稱為「耳前廔管」,又稱為「耳前竇」。它是先天性自體顯性遺傳,在胚胎發育時因為第一對和第二對鰓弓癒合不完全,而留下這樣的耳朵孔隙。在台灣的發生率大約為2.5%,多數為單耳,有些是雙耳。
耳前廔管有上皮細胞,當中也會有皮脂腺的功能,如同正常皮膚會出現皮屑與分泌皮脂的狀況,所以這個耳前小洞有白色異味的分泌物是正常現象,無需太過擔心。雖然耳前廔管外觀上看似只有一小洞,但是內部構造是像樹枝一樣散開,深度和方向也不一定,也因此一旦感染,常常造成處理上的困難及高復發率。 (編輯推薦:挖耳朵染黴菌!小心外耳道發炎「聽攏嘸」)
(圖片來源:駐站專家-陳宣合醫師)
耳前廔管可能潛藏的危機?
若耳前廔管內部發生阻塞或細菌感染時,患者會感覺廔管處出現紅、腫、熱、痛的感覺,並且分泌物可能顏色會改變,伴隨惡臭味,甚至還會併發皮膚膿瘍。若是延誤治療可能導致蜂窩性組織炎,更嚴重者會演變成耳廓的軟骨炎而造成耳廓變形,不可不慎。
(圖片來源:駐站專家-陳宣合醫師)
耳前廔管什麼時候需要治療?如何預防發炎?下一頁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