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減輕是許多疾病的警訊!
30歲之後通常是一生中事業起步的階段,工作量較重,有些人因而忽略了體重變化,以為只是疏忽飲食之下的正常現象,但體重減輕可是許多疾病的警訊,包括癌症!如果沒有特意減肥,體常卻快速下降,就要懷疑身體是不是有什麼毛病。
根據「全民健康基金會」網站,中年之後體重減輕是相當重要的警訊,常見的原因是糖尿病;如果是女性,最常見的原因是甲狀腺機能亢進。女性得到甲亢的機率比男性高,每30~60位女性即有一位得到甲亢。謝欣穎也因為體重狂降做了甲亢檢查,所幸數值屬正常範圍。
另外,癌症也會讓體重異常減輕;可怕的是,通常出現體重減輕的現象時已是癌症晚期,例如肝癌、胃癌、大腸癌或胰臟癌。這情形再度提醒大家,中壯年之後,平時要勤做健檢,才能及早發現癌細胞。
圖片來源/謝欣穎臉書
謝欣穎檢出的腸瘜肉,30歲以上就有高發生率
雖然大部分的腸瘜肉是良性的,但部分會變成腸癌,仍不可輕忽。值得注意的是,腸道瘜肉是十分常見的問題。2015年「台灣癌症基金會」的「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請來1001位民眾接受大腸鏡檢查,結果30~39歲的組別七成以上驗出腸瘜肉,比例極高。
根據《中華日報》,台灣癌症基金會研究顯示,近30年來的觀察顯示國人自50歲開始進入腸癌高峰期;而大腸癌從異常病變到癌化為癌症通常歷時10~15年,往前推測,即35歲就可能進入腸瘜肉發生的高峰。
所謂腸瘜肉,是指腸道黏膜表面上不正常增生的組織,主要分成「增生性瘜肉」、「腺瘤性瘜肉」兩種。增生性瘜肉大多長在直腸或乙狀結腸,不會癌化,所以臨床上對增生性瘜肉多半不予處理。大腸鏡檢查的主要目標是可能癌化的腺瘤性瘜肉,尤其是1公分以上的腺瘤,癌化風險較高。
《好心肝防治學術基金會》文章「大腸有息肉!怎麼辦?」指出,長出腸瘜肉可能有遺傳因素,也可能源自不良的生活習慣。以下列出一些導致腸瘜肉發生的因素:
- 吃太油或攝取太多動性脂肪
- 抽菸
- 肥胖
- 沒有運動習慣
- 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若想降低腸瘜肉的發生機率,平時要養成良好的飲食與運動習慣,多吃蔬果、少吃紅肉、戒菸,且一週最好做3次有氧運動。
參考資料:
- https://www.chgh.org.tw/chgh/info2_info.jspx?id=402883aa2c2a2975012c2a6afb460007
-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973
- https://tw.finance.appledaily.com/daily/20160319/37116189/
- https://tw.news.yahoo.com/50%E6%AD%B2-%E9%82%81%E5%85%A5%E8%85%B8%E7%99%8C%E9%AB%98%E5%B3%B0%E6%9C%9F-143500604.html
- https://www.liver.org.tw/journalView.php?cat=19&sid=280&page=3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