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胃腸科醫師錢政弘前陣子在臉書分享一個案例,一位老先生上腹疼痛、輕微腹瀉的症狀持續了一個禮拜,經腹部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肝臟有很多囊腫,其中最大的一顆有13公分,懷疑最大的囊腫是感染所致,果不其然,老先生承認最近有吃生魚片,大型囊腫的病因正是老先生食用不新鮮的海鮮所故。
錢政弘醫師提醍,雖然單純的肝臟囊腫不會癌變,但若是大型囊腫發炎,嚴重的話會有生命危險。先前錢政弘醫師接受媒體採訪也說到,曾在一名愛吃生魚片的男子的腸中發現超過20隻寄生蟲,大量的寄生蟲使腸壁破皮、滲血!因此他呼籲,吃生食時千萬要注意食材是否新鮮,建議食物煮沸達60度以上,時間約1分鐘,才能徹底殺菌。若是生食魚類,應冷凍處理,才有助消滅寄生蟲。
【病例分享】 最近病房來了一位80多歲的老先生,大約在一週前,他開始有右上腹痛、輕微腹瀉和發燒等症狀,他先去衛生所就醫治療,經過三天燒還不退,腹痛持續,衛生所的醫師便將他轉診到醫院。 這樣的症狀會先懷疑是有急性膽囊炎,急診醫師幫他安排了...
由 錢政弘 肝膽胃腸科醫師發佈於 2019年7月2日 星期二
生魚片孳生細菌快,腸炎弧菌12分鐘就倍增
事實上,因為現代先進的冷凍技術與政府嚴格的規範,寄生蟲大多會被確實凍死,因此寄生蟲感染的案例並不多。反而生鮮海產放在冷藏櫃中,甚至料理完成放在室溫下,期間孳生的細菌才是大家更應該憂慮的。
衛福部食藥署曾公告,諾羅病毒是最常見的病原,生食生蠔、貝類等生鮮海產都可能會遭受感染。另外一個常見病菌是腸炎弧菌,腸炎弧菌是生長在海水中的細菌,在適宜的生長環境下(30~37℃)繁殖速度很快,可在12~18分鐘內繁殖一倍。換句話說,台灣人很愛吃的生魚片,若殘留腸炎弧菌,在室溫下放置12分鐘其數量就會增加一倍!目前腸炎弧菌造成的食品中毒發生率在台灣排名第一。衛福部呼籲民眾吃生食海鮮時應盡速食用,不要先拍照放臉書、再動筷,以免食品中毒。
若被「這種細菌」深層感染,病情發展相當快,2天之內肌肉快速壞死,造成敗血性休克有可能致命!繼續看下一頁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