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發性脊椎側彎病例,病人年齡層約10-18歲
,醫師提醒,許多家長會尋求牽引、吊單槓、整骨等方式治療,但效果大多有限,若家中小朋友有脊椎側彎的狀況,應立即就醫,避免延誤治療。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骨科部脊椎骨科主治醫師黃聰仁表示,根據過去經驗,寒暑假期間脊椎側彎求診、治療與追蹤的病患明顯增加,部分脊椎側彎青少年是從學校健康檢查發現異樣而至門診就醫確診,患者年齡約落在10-18歲。這裡,我們首先要說明的,所謂真正的脊椎側彎症,單從外觀上看,是不一定準的,一般是指在病人站立之 X-光片中,測量脊椎側彎柯氏(Cobb's)角度大於10度以上。根據統計,脊椎側彎的發生率約為千分之二十,也就是50個青少年中,就有1個可能有脊椎側彎的問題。
黃聰仁副院長指出,所有脊椎側彎的種類中,以
「自發性脊椎側彎」占多數,約為就醫民眾的八成。
對於自發性脊椎側彎的原因,目前在醫界還是一個「謎」,大多數病人經過X光、核磁共振等檢查後,都檢查不出任何骨骼或神經病變,也不是一般認為的姿勢不良所造成,目前僅知部分病例有家族性遺傳的傾向。病人多數為青春期的學童,其中女生占多數,大約為男生的4-6倍。另外有研究顯示,自發性脊椎側彎病人中,角度惡化情況較嚴重者,血小板中的Calmodulin值有偏高或部分類似染色體異常等現象,成為後續研究與治療的線索之一。黃聰仁副院長補充,
脊椎側彎初期不會有任何身體上的不適
,病人本身很難察覺到脊椎已經產生變化,大多是健康檢查、游泳或洗澡時家長發現而就醫。北醫附醫收治案例中,謝小姐在國中健康檢查就發現有脊椎側彎的狀況,但未到醫院定期就診,直到脊椎側彎角度增加,陸續出現坐姿異常及併隨背痛後才到醫院檢查。收治謝小姐的黃聰仁副院長表示,病人陸續看過不少醫院,到本院經過檢查後發現,病人側彎角度已達四十多度,經與病人及家屬解釋及討論後,決定施以手術矯正。謝小姐術後復原良好,背痛問題也消失,目前僅需每半年回院追蹤,重拾健康人生。
脊椎側彎,用拉筋、推拿、吊單槓、整骨等民俗療法,有幫助嗎?醫師的答案請看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