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肺炎
是很難纏的疾病,因不易做區別診斷,且也會因病人身體免疫力低下及抗藥性等問題,而增加治療的困難度。它常發生在身體虛弱的高齡長者,特別是他們伴有咀嚼吞嚥障礙(嗆咳)時。在這個族群,他們多半會營養不良,無力也無心做復健訓練而衍生出肌少症。但我們想想,要造成組織的發炎,必須有細菌的存在。但再想想,這細菌是從哪裡來的?這是我們常忽略的一個重要因素,侵入氣管及肺部的大量細菌可說是從鼻腔、口腔及咽喉裡來的。
其中最大宗的細菌是積蓄在口腔裡的細菌。那它們儲存在哪裡呢?因為口腔的容積很大,又包含很多的牙齒、牙齦組織、舌頭及頰黏膜。而牙齒的咬合面、鄰接面(牙齒與牙齒鄰接的凹陷的部位)及牙齒與牙齦連接的齒頸部都有一些隙縫儲存許多細菌。
若發生蛀牙的話,蛀洞裡又更容易儲存細菌。若這蛀牙把露出在牙齦上面的牙齒牙冠都蛀掉只剩殘根,那就更嚴重了;因為露出的牙髓腔很容易讓細菌與食物殘渣儲留在內,更無法清除。
此外,牙齒與牙齦接縫的齒頸部與牙齦間並沒有連在一起,它們是稱為牙齦溝分開的間隙,這牙齦溝又是一個很容易藏污納垢,堆滿細菌與食物殘渣的地方。當沒有清潔牙齒時,含著大量細菌的牙菌斑堆積在這裡,裡面的細菌會產生毒素刺激牙齦組織發炎;一方面是破壞牙齦下面的牙周膜(包圍著牙根,把牙根牢牢地固定在齒槽窩裡的一層纖維薄膜),這牙周膜被破壞後牙齒就會動搖,嚴重時甚至會脫落掉牙。往牙周膜下侵犯時牙齦溝會變成牙周囊袋,積蓄更多的細菌,使病情更嚴重化。
而附著在牙齒齒頸部的牙菌斑若長期沒清潔掉的話,它會硬化成表面粗躁堅硬的牙結石,它會積蓄大量細菌,更會助紂為虐,使牙周膜的破壞加速。
下一頁繼續看如何減少吸入性肺炎的發生率,醫師呼籲:一定要照顧好這件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