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85%的人不願意複製父母的老年
調查結果指出,民眾認為自己可能一個人老去的原因,除了比配偶長壽、沒有與子女家人同住以外,未婚、離婚的單身人口也佔了約1/3;而對於老後獨自生活的準備,感到健康、財務方面準備不足的民眾,都有將近6成。

此外,近6成民眾認為,老後獨自生活可能需要他人在急救、緊急狀況時提供協助,另外健康與運動、聊天與陪伴、家事上的協助也都有超過3成民眾填答,顯示老後的需求不只是重大健康事件上的照護,平日生活的生理與心理層面,也逐漸受到民眾重視。

另一方面,約85%的民眾不希望與自己的父母過一樣的老後生活,其中沒有興趣愛好、身體病痛、依賴家人是最不希望複製的部分;相對而言也有將近7成的民眾,希望一個人的老後,能夠從事旅行、興趣、運動與學習等活動。

《要獨立老,不要孤獨老》(有方文化出版)作者,身兼暢銷作家、斜槓教練與職涯諮詢顧問等多重身分的洪雪珍指出,台灣約有40萬老人為獨自居住,被稱為「孤老宅」,因為傳統觀念認為老後應有兒孫相伴,一個人的老後雖可能已經來臨,多數人卻還沒準備好面對;但在鄰近的日本,則稱為「獨立老」,希望人在老後的生活中,也能活得精采、豐富。
因此新書中,也結合作者與身邊友人的經驗,提出多個面對老後生活,能夠獨立、幸福老去的方法;在記者會中,則邀請了三位「獨立老」的最佳典範,分享他們面對退休與老後生活的獨門心法。
他退休後,75歲年薪近百萬!下一頁看他怎麼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