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自己真是非常幸運,媽媽在鄉下長大、台北謀生,深知小孩在都市長大、唸私校的教育其實還缺了一塊,所以讓我們寒、暑假都在新竹渡過,無論放牛、插秧割稻、曬穀、做酸菜、做糕、餵豬都沒有錯過,國中時高速公路正在蓋,我還在一高上面曬過蘿蔔乾!至於捉青蛙、毛蟹,摸泥鰍、爬樹、捉蟬樣樣沒少玩,放我們在鄉下盡情奔跑,不穿鞋也不用寫功課,長大後喜愛深入台灣各地了解歷史、人文、物產,也是小時候媽媽刻意的鄉下放生,
媽媽很少談她背後的感受,唯有一次聊到當時我念辭修高中,私校很嚴格,每次回家都快掉眼淚,問媽媽:「可不可以轉學?」她都說:「再過一陣子就適應了。」她說其實很不捨,每次我從家裡出發要去坐車,她在後面都會流眼淚,但又不能在我面前哭。從這件事就知道,我們在長大的過程,她也怕你傷得太重、太辛苦,很多時候她只好忍耐,孩子要找到自己的路,自己成長。
家裡做生意,就是大起大落,但媽媽從來沒有讓我們吃過苦。每一個階段,她都在調整自己的角色,早年她帶著我,教導我們,現在她年紀大了,說:「我會努力,不給年輕人製造問題。」她的溝通很厲害,根本是溝通大師。有時候我太忙,太久沒去探望她,打電話回去,她會用一種「被疏離」的口氣說:「哦!你哪位啊?」這時候我只能認輸撒嬌了:「母親大人,見諒!見諒!不孝兒明天要回家。」她還會繼續鞭笞一下:「你忙沒有關係啦,你媽媽還活著。」
她朋友多、很受歡迎,即使腳不舒服,大家會來載她出去玩。她跟我講:「有機會要跟這些長輩說,謝謝他們平常照顧你媽媽。」她在告訴我一個道理:你這麽忙沒關係,是這些好朋友替我陪伴媽媽,要感謝,這是做人的道理。而且她很會講故事,講某個朋友為什麽成功、受人歡迎,為什麼某人出現,大家避之唯恐不及。她不會講什麼深奧的道理,就當聽故事,讓我們思考做人處事應該注意什麽。
我的大學同學幾乎都來過家裡吃飯,高中同學一回國就說要來看我媽媽,我現在回家,即使三個人她也要料理八道菜。活了五十多年才懂得她的用心良苦,三十多年的服務業生涯與八年的執行長修鍊,在老爺提煉出台灣的「待客之道」。現在回頭看,其實,我的媽媽才是我的執行長。
本文摘自《我的母親 我的力量》/沈方正、林文月、林懷民等/天下雜誌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