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丙坤曾任立法院副院長、國民黨副主席,並於2008年至2012年間接掌海基會,任內開啟兩岸制度化協商,八次「江陳會」成果豐碩,一共簽署18項協議,其中包括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
據悉,江丙坤有心臟冠狀動脈疾病病史,研判日前氣溫驟降影響心血管堵塞。由於江丙坤年事已高,又合併有冠狀動脈疾病,心臟血管較脆弱,本次主動脈剝離、心血管阻塞嚴重,心肌大面積壞死。主動脈剝離發作經常是生死一瞬間,不少病患在到醫院前,已因為主動脈破裂大出血猝死。
主動脈剝離是什麼?
人的血管由內膜、中層及外膜三層組織構成,當內膜層破損,高壓血流衝破內膜,血液順勢貫流至中外層而形成血管夾層瘤。當夾層瘤逐漸擴大,會因患者瞬間大量滲入的血液,將主動脈壁撕裂,造成所謂的主動脈剝離。
主動脈剝離的最明顯症狀,就是強烈、撕裂性胸痛,心臟科權威醫師魏崢在其著作中指出,主動脈剝離的疼痛部位不只表現在前胸,往往因血管不同的剝離撕裂部位,而延伸至後背,痛的時間也持續較久,這類病人大部分有高血壓病史。這類病症不像冠狀動脈疾病那麼常見,每百萬人口約3%~4%的罹病率,若有嚴重疼痛,心電圖及心肌酵素酶的檢測卻都正常,就要考慮藉由電腦斷層檢查,確認是否為主動脈剝離;而一旦連血管外壁都破裂,就連進手術室搶救都來不及,會因為大出血而休克致命。
12月起時序入冬,氣溫下降明顯,再加上這幾天天氣晴雨不定,溫差變化大,特別需要留心心臟警訊,根據衛福部統計,雖然國人平均壽命越來越長,但心臟疾病的死亡時鐘卻逐年縮短。因此,當胸痛來勢洶洶,務必就醫檢查,審慎提防「心頭大患」。
當心!心臟病發作常見9徵兆
胸痛是臨床上心臟問題最明顯的徵兆,而劇烈胸痛在臨床上也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或肺動脈栓塞,急性心肌梗塞是心臟冠狀動脈堵塞引起;而若是肺栓塞,一旦阻塞物進入肺動脈,同樣會導致血流受阻,血液一樣打不出去,也可能造成休克。其實從胸悶易喘,到肚子痛、噁心、流冷汗、焦慮甚至是水腫,若頻繁出現都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徵兆,多加注意就能及時就醫,從死神手中搶回一命的機會也隨之增加!
- 典型徵兆:胸悶、胸痛、易喘
心臟科醫師柯文欽曾於受訪時指出,80%心臟病患者在發病前都會出現徵兆,之後可能演變成嚴重心絞痛,最後突發心肌梗塞倒下;心臟科醫師王宗道也曾表示,當心臟病徵兆一周發生兩次以上就代表血管堵塞達80%,應速就醫。
其他:胸口壓迫感或胸痛超過15分鐘、呼吸急促、頭痛、肩頸手臂或上背部疼痛。 - 非典型徵兆:腹痛、噁心、冷汗、水腫、疲累、焦慮等
柯文欽也表示,狹心症患者除了胸悶,也會有左臂、頸部、下牙床緊繃感,上腹部脹痛等非典型症狀。而心臟科醫師張博淵也曾於受訪時指出,更年期女性容易出現肩背疼痛、噁心嘔吐、氣喘、難以入睡、腸胃問題等心臟病的非典型症狀。
其他:心悸、胃絞痛、其他胸腹部疼痛現象、雙腿腫脹、噁心、頭昏、流冷汗、精疲力盡、原因不明的焦慮。
國健署示警:警覺心臟病、中風徵兆速就醫
國民健康署在臉書 粉絲專頁提醒,要注意氣溫起伏對健康造成的危害,尤其是心血管高風險族群,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曾有中風、心臟疾病等,務必做好保暖措施,以免造成血壓升高,引發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心血管疾病堪稱是「無情」的疾病,憾事發生時常讓家人來不及道別!爭取黃金搶救期,國健署列出下列警訊,一旦察覺應儘速就醫:
- 心臟病
突然發生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症狀,很有可能就是心臟病急性發作,應該要立即就醫接受治療;有冠狀動脈疾病病史者,在送醫前,可先使用醫師開立的舌下含片,做緊急救護。 - 中風
牢記「FAST」口訣,以辨別中風四步驟,把握「急性中風搶救的黃金3小時」:
- 「F」就是FACE,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
- 「A」就是ARM,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垂下來。
- 「S」就是SPEECH,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
- 「T」就是TIME,當上面三種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爭取治療的時間。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頭號殺手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頭號殺手,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指出,每年全球約1,77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占全球總死亡人數31%,其中740萬人死於心臟病,670萬人死於中風。
根據國建署網站資料,衛福部統計106年十大死因,其中心臟病也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奪走逾2萬條性命,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再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相關死因,血管性疾病造成每年逾5萬人死亡。
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老化、缺乏規律運動、不健康飲食所引起的三高、肥胖等問題,是心臟病與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隨著生活型態轉變,現代人普遍工時長、壓力大、少運動、外食多,也提高了心臟疾病的發生風險。國健署也提醒以下護心救命4大行動,維繫個人健康:
- 健康飲食:少油少鹽多纖維,以蒸、煮、川燙代替油炸。
- 規律運動:每週累積15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例如快走、慢走、騎自行車、多爬樓梯少搭電梯、多走路、少開車、關掉電視來運動。
- 向菸說不:不管是直接吸菸或被動吸入二手菸,都會增加血管傷害,罹患中風及心臟病的風險,國民健康署提供二代戒菸服務,使戒菸不再是難事。可撥打國民健康署設置的免費戒菸諮詢專線0800-636363,或洽各縣市衛生局、所接受戒菸諮詢服務。
- 定期健檢:了解自己的血糖、膽固醇、血壓及體重指標(BMI),國民健康署提供40到64歲民眾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的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民眾可善加利用。
資料來源/ 衛福部國健署網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