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調養而非抑制病症
因七情所傷,治療方式也不同,林展弘認為,對於自覺壓力大、情緒起伏劇烈的人,應重「疏肝」,可服用柴胡疏肝湯、四逆散、加味逍遙散;對於易受驚嚇、心悸、胸、血壓波動大者,應重「鎮靜」,可使用桂枝或柴胡,加上龍骨牡蠣湯;容易頭暈者,著重「平肝」,可使用天麻鉤藤飲;頭暈痰濕較重者,可使用半夏白朮天麻湯;貧血、焦慮、易腹瀉者,可使用歸脾湯(貧血)、甘麥大棗湯(焦慮)或參苓白朮散(腹瀉)。
曾有一名14歲患者,因有增高需求而就診,問診後發現,患者因課業壓力大,長期有睡不好、胸悶、心悸等問題。
「生長激素於睡眠時分泌,睡不好怎麼可能長得高呢?」於是,他從調整自律神經著手,改善睡眠品質,與思慮過度的情緒干擾,便自然可以達到增高目的了。
「人是整體的,中醫注重整體調養,而非抑制病情,」他表示,西藥的確可以抑制疾病,但不該抑制的卻未被提升,如給予失眠者鎮定劑,以提升副交感神經、抑制交感神經,使之入睡;但往往發現,白天最需要提升交感神經時,卻因仍受藥物影響,而變得昏沉、精神無法集中。中醫用藥很少用單味藥,多採用複方配伍,較不容易產生副作用,也比較不會有藥物依賴,用於治療自律神經失調更為合適。
居家保健4處著手防自律神經失調
- 飲食:三餐定時,使身體產生規律性;同時應避免咖啡因刺激。
- 茶飲:可飲用玫瑰花茶以平肝、百合蓮子湯以清心安神;情緒特別容易低落者,可在甘麥大棗湯中,加入些許玫瑰或百合服用。
- 穴位按摩:白日精神不濟,可按摩位於脊椎兩側的膀胱經,以提升交感神經;夜晚入睡困難,以順時鐘畫圈方式按摩腹部,可提升副交感神經。
- 運動:選擇能幫助調息或吐納的運動,如太極拳、瑜伽、慢跑、快走等。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