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痠痛要不要照X光?
平常在工作面對病患時,常常會有病患對我說:「醫生啊,我最近老是覺得很累,上班都沒有精神,坐著站著總是覺得腰常常挺不起來,可不可以照個X光檢查一下?」
傳統的中醫是用「望、聞、問、切」來診療病患,即使現今科技發達,大多數的中醫師不需藉用精密儀器,仍然可以帶給病人很好的療效。也許大家不知道,西醫在診療病患時,其實也是運用類似的思維,對複雜的病情作出判斷。
復健科診斷痠痛問題
醫生怎麼看病人?
以復健科最常見的痠痛問題來說好了,當病患從候診椅上站起來走進診間,醫生已經開始在「望」,望病患的體型、走路時的步態、臉部的表情、還有坐下來後的坐姿。接著開始從對話中開始「聞」,聞病患說話的的聲音和氣味,如果病患的聲音鏗鏘有力、簡單明瞭,代表病患精力充沛、思緒清晰,痠痛問題或許只是暫時的困擾;如果病患說話急促焦慮、或是無力消沈,代表情緒與痠痛可能互為因果,痠痛問題恐怕非一日之寒。
「問」即為大家熟知的問診,問痠痛的狀況(例如:您什麼地方痛?這樣子痛多久了?一天的什麼時間會最痛?在做什麼動作的時候特別痠痛?在做什麼動作的時候可以舒緩痠痛?痛起來的時候會不會痛到身體其他的地方?…)、問之前這個痠痛治療的狀況、問生活史(職業、生活形態、飲食狀況、運動習慣…)、問個人的疾病史、問家族的疾病史…等等,完整的問診可以獲得很多有用的資訊,醫生可以對病患狀況有深入的瞭解。
接下來是「切」,這裡不是指中醫的把脈,而是詳細的身體檢查。藉由和病人身體的接觸,醫生可以進一步知道病患身體哪裡的肌肉比較緊繃、哪裡的肌肉比較無力或是萎縮、身體關節是不是鬆弛或是沾黏、神經是否有被壓迫現象、是不是有急性發炎的腫脹發熱、還有身體感覺功能是不是有受到損傷。
照片子是有需要的時候才照
在絕大部分的狀況下,一個有經驗的醫生,藉由完整詳細的望聞問切,都可以作出正確的診斷。如果醫生還有疑慮,或是需要特殊的儀器來輔助鑑別診斷,這時候醫生才會安排相關的檢查做進一步的確認。換句話說,包括X光、超音波、抽血驗尿、骨質掃瞄、電腦斷層(CT)、核磁共振(MRI)…等檢查項目,其角色都是用來幫助醫生確定腦袋中的答案而已,醫生不是只能靠影像檢查才可以診斷病人。
一個沒有幫我們安排檢查的醫生,不代表他就是一個不好的醫生。瞭解自己身體的狀況,在溝通過程中提供有用的資訊,並且明確告訴醫生我們對於治療方式的期待,醫生與病患之間的互動會更良好,治療也一定會更有效!
作者簡介:林頌凱,現職壢新醫院尊爵體重管理中心主任、壢新醫院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等。 林頌凱醫師部落格、 林頌凱醫師臉書粉絲專頁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