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平衡感,開始大步走
步幅狹窄是為了取得平衡
很多人在成為高齡者後,因為罹患帕金森氏症和正常壓力腦積水(normalpressure hydrocephalus, NPH)等疾病,身體出現障礙,走路時的步幅變得越來越窄。但是,近來即使沒有罹患這些疾病,走路時步幅變得越來越窄的人,卻急速增加。
成為高齡者後,椎間盤(連接相鄰兩個椎體的圓形纖維軟骨盤,具有緩衝及保護脊椎的功能)的成分會減少,進而使得後背與腰部變得越來越圓,身高也會變矮。在此狀態下,步行時身體為了維持平衡,會呈現前傾的姿勢。
若持續採用前傾姿勢步行,位於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以及位於身體深處的髂腰肌(髂肌和腰大肌)等,抬腿時會使用到的肌肉,就會開始衰退,出現「老人姿勢」。一旦這些肌肉變得衰弱後,不僅腿抬不起來,就連要抬起單腳往前走時,也會因為身體難以取得平衡,變得步履蹣跚。
另一方面,小步行走時,身體比較容易取得平衡,也不必擔心步履蹣跚。然而,步幅越狹窄,不僅不需要抬高腿部,也不必抬高腳尖,走路時就容易碎步前進。一旦步幅變窄,腿部的肌力會跟著衰弱,導致之後的步幅更狹窄,出現惡性循環。而且,碎步行走時,只要遇到一點點的高低落差,就有可能絆倒、跌倒,非常危險。
活化感覺接收器
那麼究竟該怎麼做才能培養平衡感呢?活化前面提及的「感覺接收器」,是最好的方法。進行「回春抬腰體操」時,可以確實活動到腳底,不僅能活化感覺接受器,也能增強踩踏力。
另外,平常穿著夾腳木屐也不錯,因為可以刺激並活化感覺接收器。最近也出現一些室內用的草屐型拖鞋,建議平常光腳穿拖鞋,腳感覺冷時,再穿上五指襪。
我也很推薦進行腳趾猜拳操。剛開始做的時候或許無法如願活動腳趾,但只要持續進行下去,就會變得越來越順暢。這代表腿部接收到大腦傳來的指令,對活化腦部也能發揮功效,請挑戰看看。
下一頁跟著做腳趾猜拳操,活化大腦強健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