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原因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U.S. National Library of Midicine)衛教資訊網站 「MedlinePlus」指出,貧血是指血液無法將足夠的氧氣運送至身體各個部位的症狀,主要有三大原因:失血、紅血球製造不足,以及紅血球分解速度過快。
美國國家心肺血液研究所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的貧血衛教手冊,詳細解釋了造成貧血的三大原因:
- 紅血球製造不足
人體需要鐵、維生素B12、葉酸、少量其他的維生素與礦物質,以及蛋白質以製造健康的紅血球,同時身體也需要適量的荷爾蒙,例如紅血球生成素,才能製造足夠的紅血球。身體製造紅血球的能力,可能與各種因素有關,例如營養攝取不足、癌症、愛肌病、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發炎、腎臟疾病等。 - 紅血球破壞過多
一般紅血球的生命週期約為120天,當發生狼瘡、肝炎等疾病或感染,或是患有某些血液疾病或自體免疫疾病,都可能導致身體分解過多的紅血球,或是身體產生的抗體會過早摧毀紅血球。蠶豆症則是由於身體缺乏某種酵素、紅血球容易提早分解、死亡而容易引起貧血。 - 紅血球流失過多
由於紅血球隨著血液流失,同時血液中也缺乏鐵質,身體因此會減少紅血球製造數量,即使是生成的紅血球,血紅蛋白(erythropoietin)也會不足,因此引起貧血。
根據美國血液病學會資料,以下為常見的貧血類型;日本肥胖研究權威、醫學博士井上修二也提出,貧血的原因眾多,從簡單的缺乏營養素、缺鐵型貧血,一直到嚴重的再生不良性貧血,甚至血癌都有可能,大致上有以下類型:
- 偏食、過度減肥:血紅素是一種含鐵的蛋白質,若是偏食或過度減肥,可能會因為缺乏鐵質、蛋白質,使身體難以製造足量的血紅素,造成貧血。另外,人體需要靠維生素C幫助吸收鐵質,若是缺乏維生素C,也可能造成貧血。
- 生理期出血:女性每次生理期的出血量約25~60ml,健康的女性通常不會因此而貧血,但如果偏食、過度減肥,就有可能因此而貧血。
- 缺鐵性貧血:是最常見的貧血類型,患者以女性居多,通常是因為血液流失、或是身體吸收的鐵太少,導致體內鐵不足所引起。
懷孕時母親會將體內鐵質透過胎盤優先供給胎兒;哺乳則是會讓鐵質透過母乳供給幼兒,這些原因都容易造成貧血。因此,懷孕前後都要積極透過飲食補充鐵質,才能讓母子都有足夠的營養。此外,為了減肥或其他原因而進行胃繞道手術,也可能會導致吸收不良而缺鐵。
井上修二指出,外傷或消化道出血導致出血過多、過度節食、偏食、生理期、癌症使鐵攝取量不足等原因都會造成缺鐵性貧血。主要症狀有全身倦怠、頭痛、暈眩、呼吸急促等。 - 海洋性貧血(地中海型貧血):為一種遺傳疾病,因血紅素無法正常生成引起的貧血,台灣約有6~8%的人罹患。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許芯宜曾在文章中指出,輕度患者只有輕微貧血,通常不需治療;中度患者可能需要不定期輸血,甚至切除脾臟來減緩紅血球被破壞的速度;重度者可能在出生3~6個月大時就會發病,每2~3周須輸血一次,且長期輸血可能導致鐵質沉積,讓器官漸漸失去功能,最後心臟衰竭而夭折,只能透過骨髓移植治療,且失敗率高達40%,因此建議有生育計劃的夫妻最好能在產前接受篩檢。
- 再生不良性貧血(aplastic anemia):是一種少見的骨髓衰竭疾病,血球幹細胞可能因為受到免疫系統攻擊而受損或不足,使骨髓無法製造足夠的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
簡單來說就是骨髓的造血細胞異常,無法正常製造血液,和其他貧血不同的是,患者可能不只紅血球數低下,而是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三者都很低。根據「罕見疾病一點通─疾病資料庫」網站,兒童、成人都可能發生再生不良性貧血,症狀有臉色蒼白、倦怠、身體出現瘀青、出血點、紫斑等,而且變得容易發燒,甚至會致命的敗血症。
此外,病毒感染、碘輻射、游離輻射、暴露在有毒物質中也可能導致再生不良性貧血。
輕度患者可透過藥物治療緩解,但重症者很難透過藥物改善,需透過骨髓移植治療。重症者若未接受治療,約有50%左右的患者,在半年內會因感染或出血而死亡,一年死亡率高達八成,甚至和癌症嚴重程度不相上下。 - 消化道出血: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若是症狀嚴重,或是罹患胃癌、腸癌,都可能會因為出血引起貧血。
- 十二指腸潰瘍:壓力大、吸菸、感染胃幽門螺旋桿菌等原因,可能會引起胃部下方的十二指腸潰瘍,造成貧血、黑便、打嗝、倦怠等症狀。
- 胃潰瘍:飲酒、胃部有幽門螺旋桿菌或藥物副作用,容易傷害胃黏膜,使胃黏膜容易被胃酸破壞,造成潰瘍,引發貧血、黑便、腹部灼熱疼痛、吐血等症狀。
- 胃癌:遺傳、飲食習慣、環境造成的胃部惡性腫瘤,可能會有貧血、腹痛、嘔吐、下痢等症狀。
- 腸癌:腫瘤少量出血不易從糞便中發覺,除了糞便潛血反應定期檢查腸胃道健康外,如果有不明原因的貧血,有些醫師也會將腸胃道的出血列入考慮。
- 子宮肌瘤:婦科常見的良性腫瘤,更年期後婦女約有40~50%會有子宮肌瘤症狀。井上修二指出,雖然大部分子宮肌瘤沒有明顯症狀,但若是子宮肌瘤過大,會使生理痛更加強烈,還會讓經血量增加,並延長經期,造成貧血。
- 子宮內膜增生:好發於50~64歲,約有5%~25%可能演變成子宮內膜癌。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高惠芬曾在受訪時指出,子宮內膜增生就是指子宮內膜厚度異常變厚,可能是因為遺傳、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等因素造成的,會引起子宮大量出血而導致貧血。
- 慢性腎衰竭:慢性腎小球腎炎、糖尿病等疾病可能引發慢性腎衰竭,而有貧血、噁心嘔吐、皮膚搔癢、食慾不振等症狀。而且,井上修二認為,若是腎臟功能不良,還會讓幫助製造紅血球的荷爾蒙分泌減少,進一步引起貧血。不僅如此,若是腎臟功能過度衰弱,會引起尿毒症,造成嘔吐、失眠、意識不清等症狀。
- 白血病(血癌):骨髓造血細胞發生異常,導致血小板、正常白血球、紅血球不足,進而產生流鼻血、發燒不退、發炎、倦怠、臉色蒼白等症狀。仁愛醫院衛教資訊指出,白血病還可能因為白血球過低,造成細菌感染、發炎,嚴重時還可能會引發敗血症。
- 多發性骨髓瘤:一種血液癌症,好發於60~70歲族群,且男性較多。症狀有貧血、骨折、骨頭酸痛、頭痛、失明等。台灣多發性骨髓瘤研究室網站指出,多發性骨髓瘤是漿細胞不正常增生造成的惡性疾病,目前無法治癒,但能透過治療緩解症狀、改善生活品質。患者的平均存活時間為3~4年,透過血液幹細胞移植有機率增長存活時間至4~5年。
- 維生素缺乏導致的貧血:維生素B12、葉酸攝取不足也與貧血有關;惡性貧血(pernicious anemia)則是指消化道無法吸收維生素B12所導致的貧血。
- 溶血性貧血(Hemolytic anemia):紅血球在脾臟或血液中受到破壞,可能與心臟瓣膜滲漏、動脈瘤、感染、自體免疫疾病、或是紅血球先天性異常有關。而遺傳異常也可能影響血紅蛋白(hemoglobin)或紅血球的構造及功能,這類的疾病包括部分類型的地中海貧血(thalassemia,也稱為海洋性貧血),以及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症(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G6PD deficiency,即蠶豆症)。
- 鐮刀型貧血(Sickle cell anemia):是一種遺傳性溶血性貧血,由於血紅蛋白異常,導致紅血球變硬、定型,無法穿過微血管而阻塞血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