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尿失禁協會指出,一天尿8次以上,夜尿超過1次就是頻尿,且頻尿可能與糖尿病、膀胱炎、子宮脫垂等疾病有關,放任不管還可能引發腎水腫、腎衰竭、尿道阻塞等嚴重併發症。
本文重點:
頻尿定義
引起頻尿的原因
頻尿怎麼解決?頻尿看哪科?
頻尿定義
國際尿失禁協會ICS對頻尿的定義為:一天小便超過8次,晚上起床上排尿超過1次就算是頻尿。
恩主公醫院中醫部林姿婷醫師則強調,雖然頻尿有這樣具體、明確的定義,但其實只要患者認為解尿的次數過於頻繁,已經造成生活上的困擾,就能夠算是頻尿。
頻尿的原因
依據日本武田製藥的衛教資訊,以下原因都有造成頻尿的可能:
- 情緒壓力:緊張、不安會造成頻尿,甚至有些人在沒辦法上廁所的場合會特別想上廁所。這些都是常見的生理現象,不用過度慌張。
- 喝太多利尿飲料:咖啡、茶等會幫助排尿的飲料也會導致頻尿,如果造成生活上的困擾,應考慮適量攝取。
- 年齡增長:膀胱會隨著年紀增長,彈性慢慢減低,讓儲存尿液的量變少而導致頻尿。除此之外,年紀增加還會讓人體用來濃縮尿液的荷爾蒙分泌減少,導致頻尿。
- 神經性膀胱障礙: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衛教健康分享網資訊指出,神經性膀胱障礙,是指負責控制膀胱功能的神經系統,因為中風、帕金森氏症、糖尿病、外傷、多發性硬化症等原因,導致神經組織損害、影響膀胱功能。症狀有夜尿、頻尿、尿失禁、急尿、排尿困難等。
神經性膀胱障礙也可能會併發感染、尿滯留,或是使膀胱壁變厚、引起輸尿管尿液逆流,有可能會引發腎水腫、腎衰竭等併發症。 - 膀胱炎:膀胱炎是常見的泌尿道感染症狀,而女性由於膀胱和外陰部距離只有幾公分,膀胱特別容易被細菌感染,導致急性膀胱炎,造成急尿、頻尿、下腹酸痛、排尿灼熱等症狀。
為了避免膀胱發炎,平時應避免憋尿、充分休息、便後應注意衛生紙擦拭方式,要從前往後,以免將大腸桿菌帶到尿道,引起發炎。 - 過動性膀胱(膀胱過動症):根據高醫醫訊,當患者同時出現頻尿、夜尿、急尿或急迫性尿失禁等問題,且未有神經病變或泌尿道感染,就可能是「過動性膀胱」問題。台灣約有20%的人有過動性膀胱問題,但卻常被誤以為是年紀大的必然現象,或是羞於向晚輩開口,而得不到妥善治療。
其實過動性膀胱可以藉由治療醫師診斷治療改善,方式包括重新規劃飲食與喝水時間、避免利尿飲料、進行骨盆腔訓練、延長憋尿時間的「行為治療」,以及服藥、手術等。 - 前列腺肥大:指男性尿道周圍腺體增生,或形成腺瘤。根據郵政醫院衛教資訊,前列腺肥大好發於50歲以上族群,在80歲以上的男性年長者則有80%患有前列腺肥大,並可能造成頻尿、夜尿、排尿困難、血尿、尿滯留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可能造成尿液逆流,導致水腎、輸尿管水腫,引發腎功能衰竭。
高醫泌尿科醫師黃書彬、周以和曾在文章中指出,前列腺肥大患者,大多可以藉由服藥改善,只有已發生嚴重血尿、反覆發生急性尿滯留、已經發生腎水腫、藥物反應不良等患者,才建議透過手術治療。若症狀嚴重且不接受治療,可能會造成膀胱纖維化、尿毒症、必須透過導尿管才能排尿等症狀。 - 子宮肌瘤:子宮肌瘤就是子宮長出的肉瘤,大多為良性,惡性比例不到1%,是婦科中很常見的腫瘤,更年期後婦女約有40~50%會有子宮肌瘤症狀。高醫婦產科主治醫師陳鴻昇曾在文章中指出,多數子宮肌瘤患者並無症狀,甚至終其一生都沒發現自己有子宮肌瘤,但如果肌瘤過大,壓迫到泌尿系統,就可能造成頻尿或小便困難、腎積水等症狀。
- 子宮脫垂:是指子宮從骨盆底端不正常突出,可能是由分娩造成的傷害、產後過早從事勞動、韌帶、筋膜、肌肉張力不足等原因造成腹壓增加,導致子宮脫垂。另外,年紀大也容易造成子宮脫垂。
子宮脫垂大約可分為三階段:
- 站立或腹壓增加時,子宮頸仍停留在陰道內
- 站立或腹壓增加時,子宮已經在陰道口
- 完全子宮脫垂:子宮已完全掉落至陰道口。
子宮脫垂會造成頻尿、尿失禁、倦怠、腰酸等症狀。茂盛醫院婦女泌尿科主任謝卿宏曾在受訪時提醒,如果有頻尿症狀,且在走動、運動、站立時特別容易有尿意,或有腹悶、腹下墜感,就可能是子宮脫垂。若是不積極治療,可能會影響膀胱功能,甚至造成泌尿道感染、腎結石、腎盂炎等問題。 - 糖尿病:全民糖尿病觀測站衛教資訊指出,血糖過高時腎臟無法完全過濾、回收血液中的糖分,就會從尿中排出;尿中含糖引起的滲透性利尿,讓水分跟著從腎臟排出,導致尿量增加。
再加上治療糖尿病可能需服用利尿劑,更是會讓尿液大量增加,造成頻尿。而除了頻尿以外,糖尿病還會有飲食量增加、倦怠、體重減少、視力模糊、傷口不易癒合等症狀。如果疑似有糖尿病症狀,務必到新陳代謝科、家醫科進行治療。
頻尿怎麼辦?下一頁告訴您頻尿的改善及預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