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森教授檢測了來自巴西、中國、印度、印尼、肯亞、黎巴嫩、墨西哥、泰國和美國等9國、一共259個瓶裝水進行測試。結果發現,其中93%的瓶裝水,所有11個品牌都被檢出含塑膠微粒,包括Aqua、Aquafina(百事可樂副牌)、Dasani(可口可樂副牌)、依雲(Evian)、雀巢優活(Nestle Pure Life)和聖沛黎洛(San Pellegrino)等世界級品牌,還有Bisleri(印度)、Epura(墨西哥)、Gerolsteiner(德國)、Minalba(巴西)及中國飲料品牌娃哈哈(Wahaha)。
這些塑膠微粒的材質按照其在瓶裝水的存在比例,依高低順序為聚丙烯(5號塑膠;54%)、尼龍(16%)、聚苯乙烯(6號塑膠;11%)、聚乙烯(2&4號塑膠;10%)以及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1號塑膠;6%),幾乎是所有的塑膠材質都存在。另外,瓶裝水中塑膠微粒的大小在100微米(0.1公釐)以上的(大約是頭髮的寬度),經過濾採集後,計算出每1公升瓶裝水平均約含10.4顆,若塑膠微粒大小在100微米以下者,由於無法過濾出,因此利用天文科學家在夜空中數星星的技術,得知每公升瓶裝水約含325顆。更重要的是,這些塑膠微粒體積小到足以通過腸道(最小的到達6.5μm),進入身體的血液循環及器官內。
雖然目前尚無任何研究確認這些塑膠微粒危害人體健康的程度,但梅森教授認為可能與部分癌症、精蟲量稀少,甚至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和自閉症等都會有相關性。
看到這則新聞,潘懷宗老師跟各位讀者一樣,覺得瓶裝水很糟糕,想看看是哪些品牌有,哪些品牌沒有。其實這樣的方向,是錯的,正確的看法是所有的瓶裝水都有,此研究並非針對任何廠牌,而這樣的研究顯示,人類的水源被塑膠微粒全面性的污染,是一個災難性的問題,值得全球關注。
為什麼說是全球性災難呢?請看2017年9月份Orb Media同樣委託紐約州立大學梅森教授和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人員共同進行的另一項研究,測試來自全球5大洲10多個國家共159個自來水樣本。在這些樣本中,平均有83%的自來水受到塑膠微粒的污染,其中美國的自來水污染率最高,高出平均值達94%,第二及第三名分別是黎巴嫩和印度,英國、德國和法國等歐洲國家雖然污染程度最少,卻也高達72%,不遑多讓。
研究人員在美國抽驗每500ml的自來水樣本中,發現4.8種材質的塑膠微粒,比歐洲樣本的1.9種塑膠材質明顯高出許多。其他列入自來水樣本研究的國家包括烏干達(污染率81%),厄瓜多爾(污染率75%)和印尼(污染率76%)。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之定義,塑膠微粒指的是小於0.5公分(5mm)的塑膠碎片,可分為三種來源,第一種是塑膠原料,將其融化後製成更大的塑膠物、塑膠片,第二種是大塊塑膠分解後的小分子,第三種是纖維,來自聚酯纖維等的合成織物。
在這個塑膠氾濫成災的時代,舉凡牙膏、沐浴乳、洗面乳等日用品,尤其是市售主打去角質、磨砂和深層清潔的美妝產品中,都含有塑膠微粒。
根據2017年12月4日《每日郵報》報導,比利時根特大學(University of Ghent)和英國艾克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的研究人員發現,人類所食用的大多數海產腸道內,都藏有塑膠微粒。平均一份淡菜內就含有約90顆塑膠微粒,6顆生蠔則含有約50顆。這代表一週如果吃兩份淡菜,一年就會吞下11,000顆塑膠微粒。結果真的非常令人震驚,這也意味著海鮮中的海洋塑膠微粒早已透過食物鏈循環,進入我們的身體。對此,世衛組織WHO已著手進行塑膠微粒對健康的影響評估調查。
那到底塑膠微粒是如何全面污染地球呢?科學家認為主要是由各種塑膠製品,在使用、分解過程中散布出去的。大到塑膠製的傢具、建材、輪胎,小到像是塑膠袋、保鮮膜、保鮮盒、塑膠杯、寶特瓶、碗盤等,其實都是塑膠微粒的來源。塑膠微粒常會黏附有毒物質如塑化劑、雙酚A、壬基苯酚(nonylphenol,NP)、多氯聯苯(PCBs)和多環芳香烴(PAHs)等,具有吸附並釋放有毒物的雙重特性。如果被丟棄至海中,常被海洋浮游生物或貝類誤食,再經由食物鏈,毒素逐漸放大並累積在中高階掠食者的體內,衍生出更多生態和環境污染問題,進而影響到人類的健康。
國際社會近年來逐漸重視塑膠微粒對海洋的危害,各國也陸續修法禁用塑膠微粒。美國、加拿大等國已立法禁止個人清潔用品使用塑膠微粒,美國簽署在參眾兩院獲無異議通過的《無柔珠水域法》,2017年7月1日起不得再生產含有塑膠柔珠的洗面乳、牙膏及洗髮精,2018年7月1日起全面禁止銷售,以保護美國水域。加拿大政府也早於2015年7月30日宣布禁止塑膠微粒的使用。
由於塑膠無法自行分解,若是沒有做好回收,在自然環境中,它會成為千年不壞的現代化石。潘老師在此也呼籲讀者們,為了環保及自身的健康,千萬別再購買瓶裝水了,因為這種是花錢買污染環境的不智之舉;另外,要儘可能避免使用一次性的塑膠製品,配合世界各國政府的減塑行動;在女性朋友方面,不管是保養品、彩妝及個人清潔護理用品中,留意不要使用含有柔珠的產品,共同為我們生存的環境,盡點心力。如果能夠這樣,才算是看了這則新聞後,所應該有的認知和行動喔!
作者簡介:潘懷宗,經歷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藥理所教授(兼任);國立政治大學、國立中央大學等「基礎醫學概論」講座教授。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