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衰竭會引起哪些其他疾病?
心臟衰竭患者常伴有許多的併發症,如不及時治療,可與心臟衰竭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
呼吸道感染較常見,由於心臟衰竭時肺部淤血,易繼發支氣管炎和肺炎,如不及時治療可引起心臟功能進一步惡化。
血栓形成和長期臥床的患者可導致下肢靜脈血栓形成,脫落後可引起肺栓塞,可表現為突發呼吸急促、胸痛、心悸、咯血和血壓下降,部分患者有胸膜摩擦音或胸腔積液體徵,鞏膜可有黃疸,或有短陣心房顫動發作。因此長期臥床的心臟衰竭患者應注意及時翻身並按摩肢體做被動活動,預防血栓形成。
心因性肝硬化由於長期右心衰竭,肝臟長期淤血缺氧,肝小葉中央區肝細胞萎縮和結締組織增生,晚期出現門脈高壓,表現為大量腹水、脾臟增大和肝硬化。
電解質紊亂常發生於心臟衰竭治療過程中,尤其多見於多次或長期應用利尿劑後,其中低血鉀和低血鈉症最為多見。
心臟衰竭患者在飲食上要注意什麼?
規律的飲食習慣是預防各種疾病的關鍵,心臟衰竭也不例外。
- 少食多餐,減少腹部飽脹感,適當控制每日進食總量,宜選食含澱粉、多醣類食物及低熱量飲食,避免過食蔗糖及甜點等,控制脂肪的攝入量,注意保持電解質平衡。宜用低鹽飲食,每日食鹽不宜超過5克;忌食鹽醃製食品及含鹽炒貨。
- 不吃過冷、過熱、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不飲酒、不吸菸,不喝濃茶或咖啡。
- 維生素應補充充足。膳食應富含多種維生素,可多吃些鮮嫩蔬菜或水果。
- 控制總熱量,力求達到並維持理想體重。少吃甜食及含脂肪多的食物。
心臟衰竭如何進行保健護理?下一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