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科學的養生保健.林慶順教授】
紅鳳菜,紅莧菜,有毒?
一位好友寄來電郵,要我查證一則網路流言的真假。該流言的內容如下: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劉夙在微博上稱,紅鳳菜含有咯裡西啶生物鹼。具有肝毒性,建議大家不要食用這種野菜。
他介紹,紅鳳菜在分類學上屬於菊科、千里光族、菊三七屬。上世紀,化學家就發現千里光族植物普遍含有吡咯里西啶類生物鹼(PA),在動物身上做過了大量PA的毒性實驗,證明它有強烈的肝毒性,可以導致肝硬化。
此外,它還有致癌、致畸性,並可導致原發性肺高壓。專家研究表明紅鳳菜的地上部分具有最強的肝毒性。因此,建議市民最好不要食用紅鳳菜。
在我分析這個流言的真假之前,一定要先搞清楚「紅鳳菜」和「紅莧菜」有何不同。
紅鳳菜的植物學名為Gynurabicolor,而紅莧菜的植物學名則為Amaranthustricolor。也就是說,它們在分類學上是屬於不同屬。就外觀而言,紅鳳菜的葉子是正面綠色,背面紅紫色,而紅莧菜的葉子是周邊綠色,中心紅紫色,正反兩面都一樣。
一般來說,紅鳳菜是用麻油薑絲炒熟,作為一種進補的菜(口感脆硬滑),而紅莧菜則是和小魚乾一起炒熟,作為配飯的菜餚(口感軟爛澀)。
紅莧菜似乎沒有什麼毒不毒的爭議,至於紅鳳菜,就請看下面的分析。
首先,我們來看流言所說的「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劉夙」是否真有其人。
百度百科是這麼說:刘夙,男,1982年7月生于山西省太原市。200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植物学文献和植物学史。业余从事科普写作和科学传播活动,现为互动百科新知社植物组专家成员,为「自然之友」植物组指导老师和科普杂志《新知客》专栏作者,并在《新京报》、《牛顿科学世界》等杂志上发表科普文章数十篇。
有文獻說紅鳳菜含有吡咯里西啶生物鹼,而此一生物鹼的確具有肝毒性。下一頁看台灣癌症基金會的文章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