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媽,來洗澎澎囉」。
「嘸要,昨天阿娣才幫我洗過。」
阿娣是母親的外籍看護,已經「棄職潛逃」三天,這表示,母親至少四天沒有洗澡了。這幾天,母親搬出很多理由,拒絕女兒幫她洗澡,譬如「天氣冷,沒有流汗」、「阿娣才幫我洗過」、「我自己會洗」。
我又好氣、又好笑的看著老媽,怎麼感覺好像母女位置互調了,我變成老媽在催著「小女兒」去洗澡,而「小女兒」正想著各種理由耍賴閃躲。
其實我知道,母親閃躲背後的真正原因是:害羞與尊嚴。害羞要讓女兒看光光,還要讓女兒「上下其手」。更重要的是,原本「為母則強」的地位瞬間逆轉,母親的尊嚴要暫時放下了。
我了解母親說不出口的理由,但是考量到她的行動與移位能力都已經相當衰弱,自理的結果將會是在浴室摔斷骨頭。這一天,我也抬出各種理由,終於讓母親「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讓女兒服侍進了浴室。
在氤氳的霧氣中,我童年的記憶卻逐漸清晰了起來。我想起坐在那個粗糙大鋁盆裡的黃昏,母親一面幫我打滿肥皂,一面用輕柔的語氣,教我要特別洗抹腋下、腹股溝、私處、腳趾縫。
我是這樣一點一滴地從母親那裏學會獨立自理生活的能力,現在她的獨立自理能力,正一點一滴地退化了,換我拿起肥皂,用她曾經教我的手法,把我的童年與她的老年,一起搓出柔細的泡泡。
想想文學裡很少在洗澡下筆,就算有,主角也是「小鮮肉們」。譬如《紅樓夢》第31回,有一段敘述丫鬟伺候寶玉少爺洗澡的情節。「……洗完了,進去瞧瞧,地下的水淹著床腿子,連蓆子上都汪著水,也不知是怎麼洗的,笑了幾天……」
大家都想看寶玉少爺與丫鬟笑鬧玩水的情境,誰會想去了解寶玉的祖母:賈母洗澡的細節。但是文學裡看不到,現實裡還沒經歷到,很多關於老後沐浴需求的重要性,就不會意識到。這一天,我在幫母親沐浴的過程中,有不少重要的體認。
洗澡這樣簡單的事,卻也與長輩的健康與照護有關?下一頁看專家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