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粒徑極小,可順著血液循環危害全身
PM2.5是漂浮在空氣中的細懸浮微粒,粒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直徑小於人類頭髮的1/28。PM2.5在空氣中的生命周期可以長達數周,傳送的距離可以超越千里,微小的PM2.5可以經由口鼻進入氣管、支氣管,入侵肺部穿透肺泡,還能深入血管之中,隨著血液循環影響全身。
PM2.5的組成成分包含硝酸鹽、硫酸鹽、元素碳、多苯環芳香烴、礦物粉塵、生物有機物、水等,通常來自於沙塵暴、霾害、工業及汽機車排放的廢氣、工地粉塵、農業燒稻草及枯枝、輪胎及煞車磨損、燃香、燒金紙、放鞭炮、燒烤烹調產生的油煙等,而這些因素就存在於我們的生活周遭。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PM2.5列為一級致癌物,2017年台灣大學公衛學院與衛福部國健署合作的研究顯示,PM2.5位居台灣慢性病危險因子第四名,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不容小覷。許多研究結果顯示,長期暴露在高濃度的PM2.5之下,容易提高罹患肺癌、肺阻塞、氣喘、過敏、心血管疾病等疾病與癌症的風險。
市面上口罩百百種,哪一種能阻擋PM2.5?
想要對抗潛藏在空氣中的PM2.5,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表示,配戴口罩是保護自己最簡單的方法。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也曾在受訪時建議,當PM2.5汙染嚴重,外出時應戴上口罩,減少戶外活動的時間,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口罩種類繁多,常見的有棉布口罩、活性碳口罩、醫用平面口罩、N95口罩、科技口罩五種,五種口罩的防護效能各不相同(表一),民眾可依照空氣狀況及個人需求選擇。棉布口罩僅能過濾較大的顆粒及灰塵,通常是用來保暖;活性碳口罩可以吸附汽機車廢氣中的有機物質與異味,但是無法有效過濾PM2.5;醫用平面口罩可以阻絕約30~70%左右的大部分微粒。
N95口罩可以用來阻擋PM2.5等非油性懸浮微粒,過濾效率達95%以上,但是活動時容易呼吸困難,不建議久戴。目前也有科技口罩能過濾油性的懸浮微粒與PM2.5,過濾效率分別達95%及99%以上,透氣性比N95更好。
正確挑選防PM2.5口罩3步驟
STEP1
出門先到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空氣品質監測網(網址:https://taqm.epa.gov.tw/)查詢所在地的PM2.5濃度。
空氣品質監測網的數據顯示,目前所在地的PM2.5濃度到達每立方公尺76微克(μg/m3)。
STEP2
對照「防霾口罩適用空氣品質表」,找出需要的口罩防護等級。
資料來源:經濟部標準檢驗局
當PM2.5濃度到達每立方公尺76微克(μg/m3),需要的口罩防護等級為C級。
STEP3
拿出準備要戴出門的口罩,對照「防霾口罩4等級表」,查看口罩包裝上的標示,確認是否符合目前所需要的過濾效果。
資料來源:經濟部標準檢驗局
鹽霧屬非油性懸浮微粒,油霧屬油性懸浮微粒。符合C級防護等級的口罩,必須要能抵擋非油性懸浮微粒的效果達90%以上,抵擋油性懸浮微粒達75%以上。
選對了口罩,還要戴對才有用!
Q.口罩正確配戴方式?
1.鼻樑處有壓條的口罩,有壓條那面在外,一定要按鼻樑形狀按壓。
2.口罩邊緣密合臉部,盡量不留縫隙。眼鏡若起霧,表示鼻樑附近的密合度不夠。
Q.口罩有分正反面?
若口罩的兩面不同顏色,有顏色那面朝外,白色那面朝內。
Q.口罩戴一個不安心,戴兩個效果加倍?
戴兩個會增加口罩與臉部之間的縫隙,無法達到防護效果。
Q.口罩可以清洗?
口罩有髒汙、潮濕、破損就該替換。棉布口罩建議每天清洗,活性碳口罩及醫用平面口罩使用後就丟棄,不要重複使用。有些N95口罩與科技口罩標示可以清洗後再使用,但是清洗容易降低過濾效果,盡量避免重複使用,或是重複使用期限最長不要超過一周,詳細情形可以參考個別產品包裝上的說明。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