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汙染是隱形的健康殺手
空氣中含有多種化學物質及懸浮物,隨著工業進步,排放化學物質增加,只要其中一種濃度超出標準,就是所謂空氣污染。這些物質可能是氣體、固體或液體懸浮物。
近年來台灣進入冬春季,中南部空氣汙染指數不斷攀升,特別是11月後環保署發佈空汙指數天天紫爆,有時北部也無法倖免,許多從中國飄洋過海而來的沙塵風暴所夾帶的污染物,使台灣的空汙問題雪上加霜,造成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苦不堪言,包括呼吸困難、哮喘、咳嗽、胸悶、甚至是加重現有的呼吸和心肺疾病。
空氣汙染對全民的健康確實有極大危害,會導致呼吸感染、心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病、中風和肺癌等重大疾病。 (編輯推薦:農曆七月鬼壓床?夜半胸悶呼吸困難,他竟「肺阻塞」險送命)
霧霾及懸浮微粒
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現代霾不只是由燃煤,還加上汽機車和工業排放廢氣,並在紫外線作用下形成次生污染物,並於初級污染物混合,形成光化霧。
中國大陸日益嚴重的霾害,更出現年僅八歲的肺癌病例!高密度人口的社會排放大量細懸浮微粒(PM2.5),超過大氣循環能力和承載度,細顆粒物濃度持續累積,就容易出現大範圍的有害霧霾。
台灣通常在3、4月會受到中國甘肅、內蒙的沙塵暴危害,但隨著東北季風及大陸冷氣團的增強,如今中國江蘇、浙江、上海、福建等省產生的霾害也隨之襲台。
懸浮微粒(PM,即Particle matter)泛指為空氣中所漂浮的微小粒子,按照這些粒子的大小不同(數字大小代表微米),可分為大懸浮微粒(PM10),粗懸浮微粒(PM2.5-10), 或細懸浮微粒(PM2.5)。
因懸浮微粒的大小與特性不同,在呼吸系統中有不同的穿透能力,如大懸浮微粒和粗懸浮微粒有可能停留在氣管或鼻道,不至於進入深層肺部結構。
但如果是細懸浮微粒類型,可通過肺臟內自然障礙,直接進入肺泡中,甚至穿過肺泡微血管,進而循環全身造成危害。 (編輯推薦:乾淨空氣是最佳養肺良方!譚敦慈:做到5不就能安心呼吸)
粒子大小決定穿透深度,真正影響健康的則是這些懸浮微粒中的成分,低生物危害性的自然物質分解產生物,如岩石粉塵,高度生物危害性的化學物質,在經過太陽光照或其他化學反應催化後所產生的衍生性化學物質,如汽柴油燃燒衍生物等。
這些具化學活性的細懸浮微粒,深入體內進到循環系統,有可能透過氧化壓力或其他的炎性變化,造成細胞代謝的不平衡,產生發炎反應引起疾病。
肺癌、心血管疾病...都與空氣汙染有關!下一頁告訴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