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分平衡影響血液循環和消化系統
常見的鹽分包含鈉、鈣、鉀、鎂、氯和硫等。透過攝取足夠的鹽分,可以保持體內細胞的滲透壓,維持體液弱鹼性,確保細胞正常運作。除此之外,鹽分還與水分代謝、肌肉收縮和營養吸收有著密切的關係。
若鹽分攝取不足,可能導致血液和消化液的量減少,影響血液循環和消化系統。血液量減少引起的血液循環不良會引發心跳過快、低血壓、頭痛、身體發冷、全身無力和手腳乏力;消化液不足則可能導致便祕、腹瀉、食慾不振和頻繁的嘔吐感。
至於一天所需攝取的鹽分,日本的厚生勞動建議,男性約為8公克、女性為7公克;施行人工透析的族群以不超過6公克為原則;腎臟病患者則以3~6克最為理想。但是一般人很難自行測量究竟一天攝入多少鹽分,很可能在完全避開鹽分的過程中造成體內鹽分失衡。
女子營養大學營養生理學專業的上西一弘教授指出,夏天和冬天尤其容易出現鹽分失衡的問題。夏天時,體內只有5%的礦物質容易藉由流汗排出;至於冬天,感冒的腹瀉和嘔吐則會使水分喪失,使體內鹽分平衡失調。
100毫升食鹽水,測出體內鹽分平衡
準備100毫升的水,將一小匙約0.5公克的鹽加入水中,形成濃度約0.5%的食鹽水。喝下去以後如果感到滿嘴鹹味,那表示體內已有足夠的鹽份;如果順利地喝下,甚至嚐到一絲甜味,那表示身體正處於缺鹽的狀態。檢測的時機最好選擇起床或者早餐後。
得知檢測結果以後,可以試著調整三餐的食物分配。上西一弘教授指出,可以選擇以蔬果補充鹽分,例如60公克的菠菜中便含有414毫克的鈣,香蕉、奇異果和柿乾也是首選。另外,將含鹽營養的蔬菜煮成蔬菜湯,除了內含的天然鹽分可以省下調味料,湯汁也可以避免一次攝取過多鹽分。
但若是腎臟病或施行人工透析的患者,在實施自我檢測和調整餐食以前,最好先諮詢過醫師,遵循醫囑。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