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L-Chol.(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俗稱壞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LDL把肝臟裡的膽固醇透過血流運送到各處組織,當LDL太多時會堆積在血管壁造成硬化,此時簡單叫它「壞的」膽固醇LDL-C。
幾乎所有內生、外源性的脂質(lipid)均與脂蛋白元(apoprotein;Apo-p)結合成脂蛋白(lipoprotein;右頁圖)後,才能運送到身體各處。脂蛋白可分成乳糜微粒(CM)、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中密度脂蛋白(IDL)、高密度脂蛋白(LDL)五大類。
LDL分子中所含的膽固醇稱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它在整個LDL分子結構中所占的比例相當穩定(45 %上下)。依據直接上自動化分析儀的試劑和方法,所提示的正常參考值:< 130 mg/dl。
由於血中LDL-C和HDL-C的量與總膽固醇有關,也就是說當某人的膽固醇總量是130或200 mg/dl(都在正常範圍)時,其LDL-C、HDL-C的絕對數值會有差異,且兩者的比例也很重要。
因此,有學者認為LDL-C和HDL-C的正常參考值應以兩者的比例來表示較好。另外舉個例子,用右頁表來說明LDL-C、HDL-C比較特殊的正常參考值看法。
LDL是人體很重要但被視為「不好」的脂蛋白,它把肝臟裡的膽固醇運送到全身各組織供細胞使用。但血中的LDL過多時會沉積在周邊組織或血管,例如在心臟冠狀動脈或中小動脈的管壁上,易形成粥狀樣硬化、血管栓塞。
因此,當驗出LDL-C過高時(大於130 mg/dl或大於3.5倍HDL-C),則屬於易有心血管疾病(冠心症CHD、動脈硬化、中風、微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
LDL-C異常升高於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硬化、庫辛氏症、第二型高脂蛋白血症、甲狀腺功能不足、肝門靜脈硬化。而也在糖尿病、腎病、紫質病患者及懷孕時見到上升的情形。
血中總膽固醇量可用來評估整體脂質的代謝狀態,LDL是血液中攜帶膽固醇最多的脂蛋白,所運送的LDL-C為造成血管阻塞、硬化的兇手之一,醫師簡單告訴民眾這是「壞的膽固醇」。
LDL將身體所需的膽固醇隨血流帶給各組織細胞使用,剩餘的會運回肝臟,重新另一次的代謝過程。但是,萬一有過多的LDL沿著血管壁沉積時會威脅血管的健康,此時,有血管壁「清道夫」雅稱的高密度脂蛋白(HDL)會協助將膽固醇清離血管壁,運回肝臟。
脂蛋白HDL、LDL的構造組成物
Chol. | LDL-C | HDL-C | Chol./HDL-C | |
個案一 | 180 | 128 | 30 | 5.3 |
個案二 | 230 | 140 | 45 | 4.2 |
個案一的Chol.、HDL-C雖然正常但比個案二還不好,因此HDL-C不足
HDL-Chol.(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俗稱好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當測知HDL-C正常或較多時,表示體內有「血管壁清道夫」雅稱的HDL之量與運作功能正常,心血管疾病危險機率較低。
在三種主要的脂蛋白中,以高密度脂蛋白(HDL)所含三酸甘油脂及膽固醇的量最少,比例也很穩定(約20 %左右)。
目前各實驗室大都用全自動分析儀直接定量偵測血中的HDL-C,不僅準確、方便、價格低廉,干擾因素也很少。得知HDL-C的量亦可評估整體HDL的多寡。
大部份實驗室所提出的HDL-C正常參考值,有以下四種表示,整合如下供參考。愈多愈好:> 40 mg/dl(反向判讀意味,不預設限之高的指數);參考區間:40 ~ 55 mg/dl(95 %正常、健康的群體在此範圍);男女有別:男:35 ~ 55 mg/dl;女:40 ~ 65 mg/dl;相對表示:> 0.2的總膽固醇mg/dl(同支檢體,同時做)。
從五種(乳糜微粒、極低密度、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脂蛋白的性質和結構來看,過去認為解離自所有脂蛋白中的膽固醇總合即是我們所測得之總膽固醇,LDL(含中密度脂蛋白IDL)和HDL內部的膽固醇佔了80 %,而密度極低(含大量三酸甘油脂)的VLDL、乳糜微粒內的膽固醇合計不到20 %。因此,加上三酸甘油脂的變數,提出一個推算LDL-C或HDL-C的公式,整理如下供參考。
過多的LDL沿著血管壁沉積時會威脅血管的健康,而HDL卻像是清道夫,會協助將膽固醇清離血管壁,運回肝臟。這還只是初步的了解,由於HDL為何會攜帶HDL-C以及攜帶後的代謝機制相當複雜,目前還沒完全解開它是如何幫助血管壁保持健康的謎題。
由於HDL的主要功能是將原本可能沉積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由LDL運送來的LDL-C)清運回肝臟代謝,當測出血液中的HDL-C正常或增多時,表示體內HDL的量與運作功能正常,努力「忙」於工作才有此結果。反之,當「好的」東西(HDL-C)不多時,代表發生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機率比較高。
本文摘自《你需要知道的101個健康檢查知識》/詹哲豪(醫學檢驗博士)/晨星出版社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