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食不忌口、不運動,38歲就糖尿病纏身
羅一鈞說道,父母都是糖尿病患者,加上愛吃甜食、不注重生活習慣等原因,「年紀輕輕才38歲糖尿病就找上了我。」
在確診糖尿病前,羅一鈞已有感身體出現變化,但當時因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到醫院檢查。他回憶,那陣子體重從68公斤掉到62公斤,並經常口渴、多尿,「甜食更是不離手,甚至天氣變冷了,還是非常喜歡吃冰,將純果汁當白開水喝。」
羅一鈞表示,小時候不僅沒有運動習慣,家裡飲食也偏甜,比較不均衡。早餐、午餐大吃大喝奶茶、果汁等含糖飲料或布丁、蛋糕等甜點,當上防疫醫師後到美國進修,為了省錢天天吃白米飯配冷凍食品,一度胖到72公斤。
他坦言,非常後悔沒有早點警覺自身飲食及生活型態不健康,確診後大改以前不忌口、少運動的不良習慣,並從飲食控制開始,慢慢找出適合的控糖菜單。
降低澱粉攝取量,維持每日運動習慣
關於飲食內容,羅一鈞現在三餐都少吃麵飯、甜點或麵包類,降低澱粉攝取量,多吃蛋白質,並以無糖為原則。他說明,很多糖尿病患生病後,以為什麼都不能吃,但其實不是不能吃,而是心中要有一台秤,每吃一項東西算清熱量和含糖量。
運動方面則是利用上班前空檔,先在疾管署外面走路10到15分鐘,羅一鈞補充,中午也會利用飯後的午休時間運動,到疾管署附近快走,下雨天就選擇在室內爬樓梯或到捷運站、騎樓來回走動等,目的是為消耗熱量、促進新陳代謝。
為了擠出飯後運動時間,羅一鈞也經常在簡單外食後,騎30分鐘的單車回家,或搭捷運提前2、3站下車走路。「也是在罹患糖尿病後,我才養成運動的習慣。」現在他每到周末就會到戶外踏青、騎單車,保持每天運動2小時的習慣。
羅一鈞分享,藉由飲食及運動控糖,2年下來糖尿病藥物從2種減至1種;體脂率也打對折,控制在15%至18%的範圍。
隨著現代人生活型態改變,飲食精緻化的結果,近年來台灣糖尿病患者年齡層有下降趨勢,他提醒,年輕人若有家族遺傳史,更應定期檢查,別認為年輕就有揮霍健康的本錢。
羅一鈞的控糖菜單
早餐 | 無糖豆漿和脫脂鮮奶X1 夾蛋和蔬菜的三明治X1 想提神的話,再點上一杯無糖的美式咖啡。 |
午餐 | 在家準備的清燙便當:燙青菜、燙魚肉、燙豆類。 |
點心 | 下午若肚子餓,可以吃些不甜的堅果或便利商店的生菜沙拉,但要注意糖量標示。 |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