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規畫「第三人生」,預約優雅老後生活
根據內政部數據,台灣人平均壽命,無論男女皆高於中國大陸、美國等國家。未來台灣還會繼續「老」,國發會推估,到民國150年,將比現在再多4到5歲。
醫療的進步讓人類平均壽命在過去100年間,整整增加了30歲,相較於以往,現代人的生命憑空多出了30年,「第三人生」(The Third Act)即就此展開。
推動第三人生的愛爾蘭成人教育學家愛德華‧凱利(Edward Kelly),並無絕對表示幾歲開始是第三人生,他用出生到成年、成年到成家、以及孩子獨立之後到終老分段,最後一段他即稱為第三人生。現在歐美也有組織專門為此開課,教中年人如何為「自己的未來」打算。
在台灣,對於高齡社會,大部分仍停留在「失能、長照」等負面的想像,但根據統計,失能長者的比例已逐漸下降,現有超過8成的長者是健康老人,面對「延長的人生」,許多人反而不知道能做什麼?
老化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但每個人都沒「老過」,及早準備顯得十分重要。心理調適的學習、從事另一份兼職或全職工作、擔任志工、終身學習、多運動及旅遊等都是豐富退休、老後生活的方向。
新北市社會局老人福利科科長鄭淑敏分享,有許多老人家有厲害的手藝,應多鼓勵他們參與活動,甚至教學,「像有些阿姨、媽媽會做粿或醃蘿蔔等等的,其實都很好吃,但沒有人知道。」與更多人分享,長輩的自信心也會提高,心情若好,也會連帶影響身體健康。
「其實65歲還很年輕欸,如果你保養得宜。」張錦麗指出,鼓勵大家老後保有自我生活交際圈、學習新事物及運動等,就是希望藉此調適身心狀態,面對人生的延長賽,同樣打出一記好球。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