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認識不同茶葉類型的特性
從茶樹上長出的綠色葉子,是如何變成香氣濃郁的茶葉呢?基本上,依茶葉的製作方式大致可分為以下四種:
1. 不發酵茶:這種茶是採摘下的鮮葉先經過攤平,使其水分散失後,葉質變得柔軟,就是所謂萎凋的過程;再經過殺青、揉捻,最後乾燥。這一類不發酵茶就是所有的綠茶:包括龍井、日本煎茶。
2. 半發酵茶:這種茶是由生葉經過日光萎凋步驟,在室內靜置及攪拌,之後再炒菁、揉捻、乾燥。它的製作重點是在「攪拌 ( 做青)」的步驟,做青是將適度萎凋的葉片放在竹篩裡,來回篩動,使茶葉與茶葉之間彼此碰撞摩擦,這種操作又稱「碰青」,其實就是發酵的過程。
茶葉在反覆碰撞之後,葉的邊緣因碰撞而受傷,進而促進茶葉邊緣的霉性氧化作用,形成中青偏紅的狀態,做青完就立即以鍋炒殺青,迅速制止霉性氧化。這一類依據發酵的程度又可分為文山包種茶、凍頂烏龍茶、鐵觀音茶、東方美人茶等。
3. 全發酵茶:這種茶也是經由青茶,然後經過萎凋、揉捻,最重要的是「發酵」,然後乾燥。這種全發酵過程做出來的茶就是紅茶。
4. 後發酵茶:這種茶是將茶青經炒菁、揉捻、乾燥等手續後,堆置在倉庫中進行「渥堆」,使茶葉內的多酚類化合物氧化,其氧化可分自動氧化、酵素性氧化、麴菌氧化等三種不同方式。 普洱茶就是標準的後發酵茶。
*映蓉博士的健康小叮嚀:
(1) 茶會傷害人體吸收鐵質的能力,如果有貧血的毛病,進餐時最好避免喝茶。
(2) 由於普洱茶陳放多年,有時因存放的條件不佳而菌數相當高,建議沖泡普洱茶時應用煮開的滾水才能殺菌,只用熱水沖泡是不夠的。
本文摘自《一個人到一家人的日常營養學》/吳映蓉(台灣大學農化學研究所營養學博士)/臉譜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