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胸常常來得又快又出其不意,除了顏佑庭以外,藝人孟耿如也曾氣胸發作,突然胸腔悶痛、喘不過氣還無法起身,緊急送醫治療,嚇壞一票親朋好友。氣胸發作時,胸口悶痛的症狀常被誤認為心血管問題,但是若忽視氣胸的危險性延誤就醫,嚴重很可能會導致休克。究竟氣胸有哪些常見症狀?什麼人容易得到氣胸?應該如何正確判斷氣胸?以下帶您一次了解。
氣胸症狀是什麼?會有哪些後遺症?
氣胸是因為肺臟內的肺泡破裂,使得氣體無法正常進入胸腔,跑到肺臟跟胸腔壁,讓肺部受到擠壓,導致空氣堆積,使肺臟無法擴張造成肺葉塌陷,導致患者產生胸悶、胸痛等症狀。最嚴重的狀況為壓迫到心臟,形成「張力型氣胸」,可能出現缺氧、休克,甚至死亡。
氣胸的症狀包括胸悶、胸痛、呼吸急促等,三軍總醫院的衛教資訊指出,自發性氣胸的主要症狀為胸痛、呼吸困難,約90%的自發性氣胸患者有胸痛症狀、80%患者會呼吸困難。綜合各家醫院、醫師的說明,氣胸的症狀還包括:
- 胸痛、胸部有緊縮感,且會因咳嗽或深呼吸加劇。胸痛最初屬於銳痛,數小時後會逐漸轉為鈍痛。
- 呼吸困難且速度加快;
- 感覺喘、上氣不接下氣;
- 全身倦怠、無力;
- 咳嗽;
- 心悸;
- 身體缺氧,嚴重甚至會導致昏迷、休克。
氣胸的原因與分類:身材高瘦年輕男性最要小心!
- 自發性氣胸:非人為因素,又可分為原發性與續發性。
- 原發性:肺部無明顯原因或外傷,但是肺部頂端出現不正常的氣泡,可能與肺泡破裂、體質有關,好發於吸菸者、年輕人、身材高瘦者,85%發生在40歲以下族群,且男性比例較高。
- 續發性:因肺部疾病造成肺部組織脆弱,無法順利將氣體排出而撐破肺泡,常見於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肺結核等肺部疾病,或是部分其他罕見疾病患者。
- 原發性:肺部無明顯原因或外傷,但是肺部頂端出現不正常的氣泡,可能與肺泡破裂、體質有關,好發於吸菸者、年輕人、身材高瘦者,85%發生在40歲以下族群,且男性比例較高。
- 外因性氣胸:人為因素,例如胸部遭受穿刺傷或撞擊,或是在醫療過程、手術中直接或間接傷害到肺部。
事實上,氣胸多因外力撞擊,間接造成肺臟破損而導致的氣胸;另一種不明原因造成的自發性氣胸,則是在沒有外力的影響下,肺泡自行破裂所致,其好發在高、瘦的年輕族群;另外,有菸癮習慣的人,也列為產生氣胸的高危險族群。
氣胸高風險族群有哪些?
哪些人需要特別小心氣胸的威脅?根據統計,自發性氣胸好發於年輕男性身上,尤其是又高又瘦的男性,因此在日本,氣胸有著「帥哥病」的特殊稱呼。根據三軍總醫院的衛教資訊,自發性氣胸的高風險族群還包括:
- 男性:氣胸患者男女比約6:1;
- 40歲以下:85%的氣胸患者發生於40歲以下(20~40歲);
- 體型瘦高;
- 吸菸者;
- 曾得過氣胸者:曾經得過自發性氣胸的患者,如果未接受手術治療,5年內復發的可能性為30~50%;第2次發作後再發機率為50%;第3次為62%;第4次則為80%。
- 進行完讓胸部壓力突然增加的活動:例如咳嗽 、舉重物、運動。
氣胸可以預防嗎?治療一定要開刀嗎?多久會好?
氣胸患者應避免劇烈性、撞擊的運動,或從事氣壓變化大的活動,如跳水、潛水、高空彈跳等;且若曾有過氣胸病發者,日常生活中也應特別當心,以預防氣胸再度復發;一旦發生胸痛、胸悶或呼吸急促等症狀,應立即就醫,避免造成不可逆的健康威脅。
若發生氣胸,醫師會依據嚴重程度決定治療方法。根據高雄榮總的衛教資訊,氣胸第一次發作者可以先觀察狀況,若沒有特殊症狀、範圍小於20%,且沒有擴大的跡象,可以等待1~2週讓身體自行吸收;若肺部塌陷範圍大,則可以插上胸管引流,幫助肺部擴張,成功率約70~80%。
若氣胸狀況嚴重,或是一再復發,則可以開刀直接切除病灶。仁安醫院的衛教資訊指出,近年微創手術發達,術後傷口疼痛、疤痕都明顯比傳統手術減少許多,且手術後平均住院2天就能出院、2星期就能恢復上班和非勞力工作。經過手術治療,氣胸的復發率僅1~3%,相較胸管治療低了許多,因此高雄榮總建議,氣胸一再復發、兩側性氣胸,或較不方便及時就醫者,應接受手術治療。
避免氣胸的日常保健方法
- 呼吸訓練
- 避免呼吸道感染
- 不吸菸、拒二手菸
- 避免壓力驟變的劇烈活動,例如高空彈跳、潛水、跳水等。
同場加映:氣胸、心肌梗塞都會胸痛!如何判別氣胸
胸痛為氣胸的主要症狀,不過引發胸痛的因素非常多,除了氣胸以外,心臟、血管、腸胃道、肌肉骨骼出現異樣時,都可能引發胸悶、胸痛,嚴重程度也不盡相同。北海道釧路協立醫院的石川晶醫生根據疾病緊急程度,提出幾種特別危險的胸痛病因,若遇到需立即叫救護車送醫:
- 氣胸:美國註冊麻醉護理師Deborah Weatherspoon審訂的一篇文章指出,若胸痛為突然一陣刺痛,一段時間後變成胸口悶悶的,且呼吸時會感到疼痛,並伴隨呼吸困難、咳嗽,就可能是氣胸發作。
- 肺血栓栓塞:日本心臟血管外科專業醫師米田正始說明,如果胸痛伴隨呼吸困難、不安感,且有咳血、暈眩、發燒等症狀,就可能是肺栓塞。
- 急性心臟主動脈剝離:若胸痛非常劇烈,患者的背部、腹部感受到會移動的連續疼痛,且痛感如同像被刀子刺到一般,可能為主動脈剝離造成。米田正始描述,主動脈剝離造成的非常強烈,患者往往會覺得這輩子從來沒有這麼痛過,甚至可能使病人昏倒。
- 急性心肌梗塞:左胸具壓迫感並悶痛或是絞痛,胸部、脖子、下顎、手臂、肩膀都有重壓感,且伴隨呼吸困難、想吐、冒冷汗的症狀。
胸痛的嚴重程度可大可小,危險性也相當懸殊,胸腔內科馮博皓醫在《今健康》的報導中建議,民眾在胸痛發生當下,可以先坐下並觀察疼痛的位置、疼痛時長、疼痛感受,持續觀察3分鐘。若過了3分鐘後,仍覺得不對勁、無法百分之百確定是否安全,就應該盡速就醫檢查,避免因輕忽風險而錯過黃金治療時間。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