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四個月後,父親轉往失智症老人團體家屋(group home,提供少數失智長者與病友同住,彼此互相協助、藉此增進交流的場所)(按:臺灣也有同樣的服務,見附錄二)。放棄父親的居家照護,不管對B或母親而言都相當糾葛,同時充滿了罪惡感。奇妙的是,父親離家入住精神病院、家裡稍微鬆了一口氣的期間,姊姊正好產下第三個孩子。癌症病情已穩定的母親,便主動表示自己願意幫忙照顧外孫。
B的母親之所以願意放下成見,或許是在她自身罹癌、眼見丈夫飽受病痛折磨後,對生命有了更豁達的體悟。母親也許不希望自己的人生以一個「哀傷的照護者」作結,故提出了這個建議。
眼見母親主動跨出了一步,B更加確信放棄父親的居家照護、將他送進團體家屋,是個正確的決定。家裡和姊姊之間的關係,也因為新誕生的外孫而逐漸好轉,過去一言不合就爆發衝突的場面也不再出現。
「這個新生命拯救了我們全家。」B笑著說。
親情的包袱,往往是情緒勒索
家人生病了,拋下一切、專心照顧是理所當然的事。這種傳統觀念至今仍根深柢固。尤其是B居住的鄉下地方,更是比市區來得封閉。尤其「照護本來就該由女人負責」、「這是媳婦的天職吧?」之類的落後思想,在某些老一輩身上更是屢見不鮮。
這種由親情包袱(實為偏見、霸凌及情緒勒索)造成的照護離職最棘手。實際上,照護會因患者的病情、家族結構、經濟狀況等因素而出現差異,十個人就會有十種狀況。所以, 把特定的觀念或概念強加在他人身上並不合理,周遭的人只需要默默支持當事人(照護者)的決定就夠了。
在B的案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母親決定放下成見、重新修補與大女兒的關係。
照護往往都會以被照護者為優先,但是你不需要因此犧牲自己、以極盡悲傷的角色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總而言之,照護者必須以自己的人生為優先,這也是照護不離職最重要的核心概念。
本文摘自《照護爸媽,我得離職嗎?》/和氣美枝(照護離職防止對策促進機構代表理事)/大是文化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