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沒想到」的狀況絕不只有這四種類型,我想幫作者補充更多的可能,補充之前,要先找出下流老人的共同面貌、特徵,而簡單地講就是「沒錢」且「沒人陪伴」。我認為,如果沒錢、但是有人陪伴;或是有錢、但是沒人陪伴,都還可以慶幸自己不算是「下流老人」。
哪些想不到的狀況,會讓原本有錢,老後卻沒錢?原本有伴、老後卻沒伴?根據我多年來在理財界的採訪經驗,歸納共有以下10種狀況。
(圖片來源:pixabay)
1. 想不到雙親會病殘
在書中的第一個案例:加藤先生,就是因為雙親都病倒了,所以在40歲時辭職回鄉照顧,等到雙親都過世後,加藤已經55歲了,中高齡的他,二度就業艱難,就算勉強找到工作,薪資也相當地低。薪資低、年資短(因為長達15年沒工作),領到的厚生年金(類似台灣的勞保年金)當然也很微薄。
嚴格來說,第一種原因不能歸類在「沒想到」,因為雙親一定會老,演變到重病或重殘的機率自然會升高,很多人不是「沒想到」而是「沒去想」,等到事到臨頭時,才去想、才去面對。但如果你是獨子或少子,長輩又沒有充足的積蓄,就要提早準備。否則這種「一代倒下、拖垮兩代、甚至三代」的案例,在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會的報導中經常出現。
(圖片來源:pixabay)
2. 想不到自己會病殘
我在採訪中經常發現,很多人在為老後做準備時,多是用正常開銷去設算退休生活費,卻往往「沒想到」老後病殘的風險。書裡舉的四個案例,有兩位都是老後罹患糖尿病與心肌梗塞等疾病,因為醫療費用大增的緣故,吃掉了原有的養老存款或年金。特別是很多人都會輕忽「中風」與「失智」的危害,一個是屬於生理機能的障礙,一個是屬於心理機能的障礙;目前的醫療水準,無論是中風或失智,都是不可逆轉的疾病,因此當病情進入重度狀態時,都需要專人長期照護。
長壽風險有兩大項,第一項是要準備足夠的生活費,第二項是要準備足夠的醫療費(照護費)。生活費屬於確定的開銷(除非碰到嚴重通膨),主要靠年輕時的儲蓄或投資去準備;而醫療費、照護費屬於不確定的開銷,則需要靠保險去轉移,包括醫療險與殘廢險。
3. 想不到子女會病殘
如果「沒想到」自己老後會病殘,應該就更「沒想到」子女也可能會病殘。其實子女病殘的風險,比自己或父母病殘更嚴峻,因為子女的餘生漫長,會吃掉更多原本可以安度晚年的準備。根據公路總局統計,機車事故死傷年齡以18~24歲最為嚴重,其中主要是大學生與研究所。
臺灣年輕人喜歡以機車代步,特別是男生,當考上大學或研究所後,便會吵著要父母買一輛機車,或是自己打工賺錢買。除了嚴重的機車事故會造成重殘意外,在2015年暑假前發生的八仙塵暴事件,更是讓父母們想都沒想到的意外。因此要特別提醒,越年輕越需要重殘的保障 。
(圖片來源:Marc Wathieu-flickr)
4. 想不到子女會啃老
在以往的台灣社會,子女啃老確實是屬於一般人「想不到」的風險,但是現在養兒「妨」老,已經不再令人意外。在月前有一位退伍後就啃老長達18年的案例,他一直到父親病逝,再也領不到每月一萬多元的榮民退休俸後,這位資深的啃老族,才願意開始找工作。
如果膝下有子女,就算不指望他們奉養,父母還是要多花點心思透過身教以及言教,讓他們得以人格獨立與經濟獨立。否則,始終飛不出去的雛鳥變成成鳥後,被擠出鳥窩的,可能就是老鳥自己了。
5. 想不到會被騙失財產
一則則臺灣年輕人在海外涉入詐騙案的新聞不斷傳出,忍不住讓我們感慨,我們的年輕人還真是揚名海外、行「騙」天下啊。即使警政署設了165反詐騙專線,但騙術還是不斷地在翻新,讓人防不勝防,特別是與社會逐漸脫節的老人家們,更容易上當。
幾年前,我公公就被騙了30萬元,因為歹徒來電恐嚇他:「你兒子作保還不出錢來,現在我們手上……」心急如焚的公公,趕緊去銀行領錢,並依照對方指示,將錢放在公園邊的舊衣回收箱上。事後公公很懊惱:「沒想到我會被詐騙集團騙!」
我們只能安慰他,幸好小叔平安、而且損失還能承受。但觀看新聞,有更多的案例是被騙數百、上千萬元,甚至連房子、土地都被騙轉手。只要人類存在一天,詐騙就會存在一天,年長後也不應與社會脫節,要經常關心新的詐騙手法,或許是最簡單的自保之道。
(圖片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