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熱為春季正氣,正是孩子長高的根本
四季各有其特點。春溫、夏熱、秋涼、冬寒,這是四季的正氣,也就是說四季應有之氣。要知道,風熱正是兒童長高的根本。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提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意思就是說:春季正是萬物生長、生機蓬勃之時。孩子應當與春氣相應和,順應向上生長的特性,早睡早起,不要貪睡,不要因為受寒涼而讓孩子生機受損,否則容易導致孩子生長方面出現問題。
▪ 強壯孩子體質的飲食方
症狀:①春季感冒發熱;②過敏性咳嗽;③皮疹;④鼻炎等。
配方:生薑5片、大棗(去核)5個、白芍6克、炙甘草6克、枸杞6克、菊花6克、陳皮6克。
加減:
喉嚨痛,加牛蒡子、玄參、生地各6克;
鼻塞、流涕、打噴嚏,加防風、蘇葉、白芷各6克;
口乾、鼻乾、口渴,加麥冬、天花粉各6克;
咳嗽,加杏仁(後下)6克;
肺熱重,加黃芩6克。
做法:陶瓷鍋或不銹鋼鍋加水600~800毫升,先將藥材泡半小時以上,再用大火燒開,然後改小火煎煮20分鐘出鍋。不要久煎。煎煮一次即可。煎煮出約300~400毫升藥液。
注意:
①1歲以內的孩子,每次可以服用10~30毫升;1~2歲的孩子,每次可以服用50毫升左右;2~3歲的孩子,每次可以服用50~100毫升;3歲以上的孩子,每次可以服用100毫升以上。
②每天服用2~3次,像喝茶那樣小口小口慢慢喝,也可放糖。若孩子體寒可選擇紅糖;若孩子身體容易乾渴、有裡熱等,可選擇白糖或冰糖。
③飯前飯後均可,須與用餐時間間隔30分鐘以上。
▪ 春季食療方—網友使用的案例分享
◎曉玲:特別感謝范醫師分享這個方子。我家孩子兩歲一個月了,一直斷斷續續咳嗽三個月,期間推拿好了沒兩、三天又復發了(可能和過年期間吃的有關係)。喝了范醫師這個食療方子,兩副就徹底治癒,非常感謝。
◎小盆友:兩歲半的兒童可以當水飲用嗎?
答:可以當水喝。
◎魚小cc:請問這個適用於老年人嗎?我爸經常咳嗽。
答:適合。
▪ 強壯孩子體質的推拿方
推孩子的食指、無名指來「清肝平肺」
▼食指末節螺紋面為肝經,無名指末節螺紋面為肺經。

▼自孩子食指指根向指尖方向推清肝經。

▼自孩子無名指指根向指尖方向推,可清肺經,亦稱平肺。

做法:每次3~5分鐘,每分鐘100次左右。
功效:宣肺清熱、疏風解表、止咳化痰。主治感冒發熱、咳嗽氣喘、痰鳴、鼻乾、鼻流濁涕等症。
▪ 推推孩子拇指可「補脾經」
▼在拇指橈側緣,從指尖到指根連成一條線。

▼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孩子的拇指,使之微屈,再用右手拇指自孩子拇指指尖推向拇指指根。

做法:每次3~5分鐘,每分鐘60~100次。
功效:健脾化濕、消積止咳。
▪ 揉揉孩子的湧泉穴
▼湧泉穴位在腳底,孩子腳內扣時的凹陷處。即腳底靠近腳趾的上1/3處之腳心就是本穴位。

▼用拇指順時針或逆時針點揉孩子的湧泉穴。點揉本穴時,孩子可能會有輕微的脹痛感。無須擔心,繼續按摩。

做法:每次3~5分鐘,每分鐘60~100次。
功效:主治咳喘、久咳不癒、痰鳴、胸悶、胸痛等症。
▪ 點揉孩子的太溪穴
▼取穴時,可以讓孩子正坐平放腳底或仰臥。太溪穴位於腳內側,內踝尖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中點或凹陷處。尋找本穴位應先找到孩子的內踝尖和腳跟骨筋腱,然後在兩者之間連上一條線,線的中點就是太溪穴。同時,在中點處往往也有一個凹陷。注意,許多孩子腳跟凹陷不明顯,此時就要找中點為穴位處。

▼用拇指點揉此穴位時,孩子會有微微的痠脹感。家長也可以用手細細觸摸本穴位,會感到手下有輕微的脈搏在跳動,在脈搏的跳動處加以按摩即可。最好在晚上或者臨睡前按摩。持續按摩一段時間,孩子就會覺得口乾喉嚨燥的狀況大為緩解,還會覺得精力越來越充足,甚至是身體強壯、精神振奮。由於這種推拿方法比較溫和,所以一般孩子都可適用,沒有禁忌。

做法:每次5~10分鐘,每天2~3次。
功效:滋陰補腎、強壯身體、清熱潤燥。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