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根據過去學術研究的結果,長期吃進去高濃度的錳,仍會有神經退化的風險,所以民眾在選擇盛裝食物的容器時,建議仍要以304不鏽鋼材質的容器為優先考量,且對於一些像是有肝病、貧血、孕乳婦、小孩或是長者…等特殊族群,還是要特別小心,避免吃進過量的錳。
另外,「含較高錳元素的餐具,因為抗氧化程度不足」,建議「別讓強鹼性的洗潔劑,碰到餐具,也避免以鍋鏟刮傷表面為佳。」
不鏽鋼材質都會標示出材質嗎?
我國政府「無」強制規定廠商列出不鏽鋼系列標準。根據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國家標準(CNS)第8499號規定:編號201、202的200系不鏽鋼含錳量在5%~10%之間;304系不鏽鋼,含錳量則必須在2%以下。
目前CNS12325(金屬製多層菜盒)與CNS12324(金屬製飯盒)國家標準規定,必須以304系不鏽鋼製作餐具,但是問題在於國家標準是屬於自願性的規定,也就是廠商若自願遵守,可以證明自身品質優良,但若不願遵守,也沒有相關罰則可以管理。
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市面上販售的不銹鋼產品,僅寫著高級不鏽鋼鍋具,但不鏽鋼材料種類無清楚標示,甚至完全沒有任何標示,這就是因為我國政府沒有強制規定市售的不鏽鋼器皿,必須標示不鏽鋼的系列或編號。不鏽鋼算是相對安全的餐具材質,所以世界各國大多沒有特別強制規定不鏽鋼餐具的金屬含量。
在衛生福利部的規定中,不鏽鋼餐具與其他餐具,都適用《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該衛生標準在其中並沒有針對不鏽鋼餐具有任何規範,僅在器具標準中規定:應為無銅、鉛或其合金被刮落之虞之構造。所以廠商若單以200系不鏽鋼製作餐具,並沒有違法的問題,因此民眾應該加強選擇不銹鋼器皿的知識,慎選餐具,以求自保。
雷博士小叮嚀
該如何選擇金屬材質的鍋具?
常見的金屬鍋具大致有鋁鍋、鐵鍋、不鏽鋼鍋。金屬食器或鍋具因材質的不同,而有不同特性及適合使用的方法。如果不鏽鋼鍋具餐具無腐蝕的狀況,表示其品質應該還是維持的很好,因此不須擔心中毒的可能性。相較於其他金屬鍋具,不鏽鋼材質的鍋具算是品質相對穩定,如果已有很長的時間都使用有鏽斑的不鏽鋼,其實金屬中毒的機率是不高,所以只要停止使用已生銹的不鏽鋼,換一個新且品質良好的不鏽鋼鍋具即可。
▼不同金屬材質鍋具比較
鋁鍋 | 鐵鍋、鑄鐵鍋 | 不鏽鋼鍋 | |
優點 | 重量輕、傳熱快、省能源 | 耐高溫、耐撞擊、耐用、傳熱穩、保溫效果佳 | 耐高溫、耐撞擊、耐用、傳熱穩、保溫效果佳 |
缺點 | 易燒焦 | 易生鏽、重量重、需保養防鏽 | 重量重、需保養防鏽 |
小叮嚀 | 避免鍋長時間盛裝或烹煮酸性食物,如酸菜、檸檬汁、泡菜、筍乾、番茄、番茄醬等。不能放進洗碗機洗。 | 盡量不要用鐵鍋煮湯,以避免鍋面保護其不生鏽的食油層消失。鍋洗好要擦乾鍋內面,並塗油保養。 | 選厚度較厚,有明確標示材質種類的不鏽鋼鍋具。勿用鍋刷或鐵刷清洗, 以免刮痕。若有刮痕生鏽等情形,應停止使用。 |
使用不鏽鋼鍋具時,應注意下列幾點:
1. 新買的不鏽鋼容器需清洗後再使用。請以食品用中性清潔劑清洗,沖洗乾淨後,在鍋子裝8-9分滿的熱水,然後加熱煮開,以去除製造過程所留下的表面髒污或工業油。
2. 要讓不鏽鋼鍋有不沾功能,要將鍋熱至灑下水珠時,能看到水珠彈跳,才表示鍋已夠熱,在食物下鍋時即能產生不沾效果。
3. 每次使用後,可加入熱水來去除底部沾黏的髒污。
4. 若不鏽鋼食品容器已鏽蝕,建議更換。
本文摘自《雷博士16堂食安的必修課》/雷小玲(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博士)/富田傳媒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