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癢疹癢到睡不著!陳潮宗醫師:防乾癢活氣血這樣吃
如今又是進入寒冬的季節,每當季節交替之時,中老年人因代謝功能較為低下,故油脂分泌減少,或一些敏感性皮膚者及不當的清潔行為,更易使皮膚天然之保護膜喪失,而皮膚更加脆弱,故引起乾燥、乾癢、脫皮、紅疹等症狀。其好發的部位常於暴露於頭面部、雙手四肢、腳踝、前胸及頸部等血液循環不良之處。
傳統醫學認為,在冬季所引起的皮膚搔癢乃是「風寒」、「血虛」所致。由於天氣乾冷身體為防止體熱的散失,則交感神經就會促使肢體各部位之肌肉和脂肪細胞反射性緊縮,來產生熱能抵禦寒意。然而油脂分泌就會減少、血液循環減緩、新陳代謝功能降低。所以皮膚含水量減少則皮膚就會呈現龜裂乾燥脫屑、乾癢等症狀。若在較為濕冷地區,如沿海、戰地壕溝、礦坑,除了局部紅腫裂傷外,傷口更易遭細菌感染。
但應如何改善因寒冬造成皮膚的搔癢症呢?最主要是維持皮膚的滋潤與保濕,以防皮膚角質層的水份及脂肪喪失。首先在日常生活方面,應避免泡澡、使用肥皂及減少洗澡的次數也不可泡溫泉,洗澡時水溫也不可過高;時間也不宜過久;每當沐浴後必須擦上含有保濕、滋潤成份且不油膩的保養品,在睡前須穿上襪子,或用保鮮膜當面膜覆在臉上、四肢,露出眼、鼻、口,如此可加強保濕、滋潤;使用電熱器時應調整加濕功能,同時要多喝水補充水份;出外時則要穿著保暖的衣物,並戴上口罩、手套,以防風吹乾燥。
在食療方面可多食乳類、蛋類及溫熱性食物如牛、羊、雞肉、蝦、牡蠣,鳳爪及豬腳等含動物膠的食物,可防止皮膚乾燥產生皺紋,鯉魚、鯽魚可健脾、補虛,及腰果、松子、花生、芝麻乾果類,來增加身體熱能,蔬果類有青椒、甘藍菜、洋蔥、南瓜、川七、桃子、栗子等,選擇溫性中藥材進補有小茴香、黃耆、豆蔻、茯苓、冬蟲夏草、當歸、人參、川芎等,讓血液循環順暢,氣血活絡,達到禦寒暖身的效果。總之主要以養血潤燥,顧及健脾胃為主。
身體為了禦寒,通常在冬季時吃的多,而動的少,很容易造成多餘的脂肪在體內囤積,此時為了消耗多餘脂肪,不妨多運動、多喝水,來提高身體基礎代謝率,促進血液送達皮膚、末端,而不再搔癢,讓我們過個舒服的寒冬。
陳潮宗中醫粉絲專頁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